进入春耕春管阶段,在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茶恩寺镇,种粮大户王平流转的千亩连片稻田里迎来了一群特殊“小卫士”——500余只鸭子。每天,这些鸭子准时奔赴“岗位”,除了在稻田里欢快穿梭,它们还肩负着一项重要使命:捕食福寿螺,守护水稻安全绿色成长。
据悉,福寿螺作为外来入侵物种,不但繁殖能力强,而且食性繁杂,对水稻危害极大。壳高约3.5cm的福寿螺,每天可啃食12株左右水稻秧苗,在福寿螺泛滥的田块,水稻减产可达50%以上。以往,农民多依赖化学药剂灭螺,虽然效果显著,但破坏土壤结构,影响生态平衡,而人工捕杀则效率低下,人力成本过高。
为破解难题,在农技专家的指导下,王平尝试采用生物防控手段,利用鸭子喜食幼螺的习性,在水稻移栽前将鸭子放入稻田,这些鸭子就像训练有素的“士兵”,能敏锐啄食幼螺,一天可清理30亩稻田,让福寿螺数量大幅减少。
“过去福寿螺泛滥,每年防治投入大,效果还不理想。今年尝试用鸭子治螺,效果超乎想象!”王平高兴地说。他介绍,一方面,鸭子在稻田里活动,不仅能疏松土壤,其粪便还能为水稻提供天然肥料,减少化肥的使用;另一方面,鸭子捕食福寿螺、害虫与杂草,能有效降低农药用量,提升稻米品质。此外,这500余只鸭子每日还可以产蛋,进一步提高了种粮综合收益。
今年,湘潭县将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26.5万亩、总产量 60.39万吨以上的目标任务。为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湘潭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县将因地制宜推广“以鸭治螺”“以鸭治虫”生物绿色防控模式,加强技术指导与培训,助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守护好百姓的“米袋子”。
作者:彭圆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