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社会 详情

海南设立文昌清澜红树林省级林木种质资源库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李盎
  • 作者:雍敏 邓卫哲
  • 2025-04-14 15:51:06

2025年初,海南文昌清澜红树林省级林木种质资源库(以下简称“资源库”)获批设立,作为海南省首个专注于红树林种质资源保护与研究的省级平台,该资源库位于文昌市东阁镇群建村委会排港村,占地面积228亩,保存了涵盖14个红树林树种的75份种质资源,标志着海南在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和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红树林被誉为“海岸卫士”,在固碳释氧、抵御风暴潮、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海南清澜红树林省级自然保护区作为全国红树林保护最完整的区域之一,已记录红树植物36种、鸟类117种,以及鱼类300余种、底栖动物218种。资源库的设立将进一步巩固这一生态屏障,为候鸟迁徙、海洋生物繁衍提供更稳定的栖息环境。

据了解,资源库以原地保存为核心策略,系统收集并保育海南清澜红树林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种质资源。目前,库内保存的75份种质资源包括正红树、红海榄、木榄、海莲等典型红树植物,以及国家二级保护物种木果楝、水椰等珍稀品种。其中,拟海桑、海南海桑等濒危树种的保育尤为引人注目,为红树林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了宝贵样本。

165503保护区内的红树林种质资源。

近年来,海南清澜红树林省级自然保护区所在地文昌市持续推进红树林湿地修复,累计清退保护区养殖塘超1.3万亩,完成红树林生态修复7600亩,为种质资源库的设立奠定了坚实的生态基础。

2024年9月,超强台风“摩羯”对资源库造成严重破坏,木栈道损毁。海南清澜红树林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站迅速筹措资金完成修缮,采用防腐木材加固结构,确保科研人员和游客安全通行。同时,针对67.69亩红树林生境,组织60人次专业团队清理台风残留物、疏通潮沟,恢复潮汐自然涨落通道,优化了红树林生长的水源与土壤条件。

为了构建红树林种质资源保护“产学研”一体化平台,资源库与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签订技术支撑协议,引入高级工程师、植物学副研究员等9人组成的专家团队,覆盖林业、植物学等多学科领域。双方合作开展种苗繁育、生态产品研发等项目,并计划建设保障性苗圃,推动红树林种质资源应用转化。

同时,资源库创新采用“档案信息专职管理+标识系统精准化”模式,安排技术骨干专职管理种质资源数据,定制树种标识牌和宣传牌,标注拉丁学名、科属等关键信息,为科研与公众科普提供直观支持。未来还将引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建设种质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资源动态监测与共享。

下一步,资源库计划投入243万元专项资金,重点治理三叶鱼藤等林业有害生物,保障红树林健康生长。同时,科学选址建设苗圃,开展新品种选育和种苗规模化生产,为红树林修复工程提供优质种源。通过开放日、生态研学等活动,增强公众对红树林保护的认知。

海南清澜红树林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站站长陈伟文认为,文昌清澜红树林省级林木种质资源库的设立,是海南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又一里程碑。通过科技赋能、系统修复与社区共管,这一“基因银行”不仅为红树林生态安全保驾护航,更将为滨海湿地保护提供“海南样板”。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雍敏 邓卫哲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