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四十里堡镇,有这样一个村庄,曾经因产业单一、基础设施滞后、集体负债等诸多难题,发展步伐沉重而缓慢。然而,临沂市烟草专卖局(公司)派驻邴家庄村的“第一书记”王庆峰的到来,如同一束光,穿透发展迷雾,照亮了乡村振兴的前行道路,用实干让村民的期盼落地生花。
调研先行 锚定发展航向
初入邴家庄村,王庆峰便迅速扎根一线,与村“两委”促膝长谈,开启逐户走访之旅,力求精准把脉村庄困境。彼时,村集体仅靠光伏收益分红与土地租赁,却背负历史债务,村民多靠传统种植、养殖与外出务工营生,200余人背井离乡谋出路,耕地作物附加值低,且村里党群服务中心破旧、生产土路崎岖、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水漫桥摇摇欲坠、健身场所匮乏。面对复杂棘手状况,王庆峰详细记录每一项诉求,深思熟虑后精心擘画两年任职规划,笃定“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信念,誓言逐一攻克难题。
王庆峰深入群众广泛进行调研。
党建领航 筑牢振兴根基
乡村振兴,党建先行。邴家庄村上世纪90年代所建的党群服务场所,已难堪服务群众、引领发展重任。王庆峰当机立断,将重建阵地作为“先手棋”。经多方奔走、广纳民意,成功申请80万元政策资金,一座集多功能于一体的崭新党群服务中心拔地而起,成为凝聚党心民心新地标。
在充实党员队伍上,他积极作为,挖掘培养村里优秀青年,新发展1名预备党员、培养5名入党积极分子,为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日常工作中,以服务群众、助力发展为导向,组织党员学习党的先进理论与实用农技知识,拓宽视野、提升能力,强化服务意识与责任感。在田间地头,设立“党员先锋示范田”,党员带头推广新技术、尝试新种植模式;在抗洪抢险、环境整治等急难险重任务一线,党员突击队冲锋在前,以身作则带动村民齐心协力。
凭借扎实有力党建工作,邴家庄村党支部连续两年斩获五星级党支部殊荣,2024年被沂水县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为乡村振兴注入“红色动力”。
产业赋能 拓宽增收路径
产业兴则百姓富。针对邴家庄村收入来源单一、种植养殖产业“小散弱”且产销不畅困境,王庆峰携手村“两委”深挖潜力,巧借派出单位行业优势,整合土地资源,规模化发展烤烟特色种植。配套修建5座现代化烤房,成立“沂水县邴家庄村黄烟种植专业合作社”,全力打造高标准烤烟园区。
其间,村党支部领办志愿服务队全程护航,在移栽、抗灾、采收等关键节点不遗余力帮扶,力破产业发展堵点。2024年,村集体增收5万余元、村民增收53万余元,产业蓬勃发展筑牢致富根基,让乡村发展底气十足。
服务为民 绘就幸福图景
漫步邴家庄村,目之所及皆是民生改善印记。
王庆峰时刻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承诺,协调20万元建成900平方米村民文化娱乐广场,欢声笑语取代往日寂寥;心系困难群体冷暖,多方筹措1.44万元慰问金及物资,挨家挨户送到46位困难村民手中,传递关怀与温情;投入22.5万元改造水漫桥与河道,加固堤岸、疏浚河道,防洪防汛能力飙升,旧貌换新颜;投入12万元开展38次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发动群众参与350余人次,清理垃圾杂物、绿化2000余平方米,村庄颜值飙升;硬化生产路5条2.1公里、开凿深水机井1眼,农机驰骋无阻,灌溉水源充足,生产便捷程度实现飞跃。
王庆峰充分抓住植树季开展环境提升行动。
如今的邴家庄村,党建旗帜飘扬似火,产业蓬勃兴旺如潮,民心凝聚团结如磐,生态宜居美如画,在乡村振兴康庄大道稳健前行。王庆峰以脚下泥土沉淀为民真情,诠释第一书记使命担当,书写乡村蝶变华章,也为广袤乡村振兴提供可鉴样本,激励更多力量投身乡村建设热潮,携手奔赴美好未来。
作者:徐海荣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