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民教师说课竞赛上演 “田间智慧秀”

2025-04-24 10:46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编辑:暴佳然 作者:郝凌峰

4月23日,青岛市第三届农民教育培训说课竞赛在青岛开放大学举行,23名来自全市涉农区市的教师围绕乡村产业、治理等主题展开比拼。这场被称为农民教育“华山论剑”的赛事,不仅是教学技能的较量,更成为乡村振兴人才成长的“孵化器”。

竞赛以“锻造乡村振兴先锋队,激活农业发展新动能”为主题,选手们从外来入侵昆虫防治到设施蔬菜品牌营销,将田间实践转化为生动课程。最终,青岛城市农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杨铭鑫凭《农业常见外来入侵昆虫识别与防治》获一等奖,赛事还评选出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及多个组织奖项,近百名农业骨干现场观摩。

作为青岛农民教育的品牌赛事,自2023年首届举办以来,已有59名教师参赛,培育出2名“青岛市技术能手”、10名行业技术能手。2024年全国赛中,5名选手斩获1个一等奖、1个三等奖和3个优秀奖,莱西“土专家”贾延樽入选全国共享师资库。本次23名选手全部纳入市级师资库,46人加入农民讲师团,肩负起全市农业教学重任。

参赛群体呈现“三多”特征:35岁以下青年占65%,“土专家”占比达70%,本科以上学历者占52%。内容实现“三转变”:从经验传授转向科学种植,从单打独斗转向联合协作,从生产导向转向市场导向。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宋晓表示,这标志着农业从业人员结构优化,农民教育进入提质增效阶段。

赛场上,“土专家”们的实战经验格外亮眼。莱西市解文新从业40年,通过解读“植物语言”提前预警病害,减少80%农药使用,年助农创收超亿元;胶州“农二代”孙玉豪放弃北京高薪,用“沙盘演练法”培养农业经理人的创新思维,其合作社服务土地2.1万亩,带动200人就业;朱典玉以“会种菜不如会卖菜”为核心理念,构建大沽河流域万亩蔬菜产业带,产品直供京沪高端市场,带动百户社员年增收千万元。

最动人的是“学员变讲师”的蜕变故事。58岁的王伦世曾是普通农民,30年参加200多场培训后,成为全国金草帽农技专家、高校客座教授,其课程登上央视《农广天地》。他说:“农民教育让我从‘学生’变成‘播种机’,现在要把技术传给更多乡亲。”据统计,青岛近十年培育高素质农民2.98万人,1105人获农民农艺师职称。

从病虫害防治到品牌营销,从传统种植到创新管理,这场竞赛成为青岛农民教育成果的缩影。当“土专家”的实践经验、青年创客的创新思维在讲台上碰撞,一粒粒“金种子”正扎根乡土,为乡村振兴培育出懂技术、善经营的“先锋队”,激活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郝凌峰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