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河南省汝南县:写好“土”文章 点亮振兴路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李盎
  • 作者:范亚旭 席虎成
  • 2025-04-25 16:25:54

“以前总想着多施肥、多打药,现在才明白农作物产量不高的症结所在。”“酸化土壤就像生病的田,必须科学调理才能长久种好地。”2025年4月22日,在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梁祝镇老庄村委活动室,村民们正围坐在一起分享土壤改良后的感受。

梁祝镇老庄村委活动室内村民们正在讨论土壤改良问题。

多年来,由于一些种植户盲目使用农药化肥,致使老庄村部分土壤板结、酸化加重。想要改变这种“顽疾”、推动乡村发展,示范引领作用尤为重要。“在外地工作多年,我时刻想着家乡父老,两年前重回这片土地进行创业,希望能为家乡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退役军人张宏伟说。

返乡后,张宏伟以助乡兴农为己任,充分发挥个人资源优势,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扶持,广泛联络各方社会资源,为村庄对接土壤改良方面的企业,多次对土壤酸碱度等指标进行测量比对,不断探索土壤改良路径。

经过多方努力,老庄村于去年6月开始实施土壤改良项目,针对性地推广使用微生物有机肥、土壤调理剂,帮助土壤恢复活力,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得到显著提高。“之前,我们还举办了小麦种植现场观摩会,村民们真切看到了土壤改良带来的变化,现在大家的心气越来越足了。”老庄村党支部书记李金山说,只有充分调动广大致富带头人、种植大户的积极性,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乡村产业才能兴旺,大家的好日子才有奔头。

张胜利家的麦田长势良好。

土壤改良,切实为当地群众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走进种植户张胜利流转的百余亩田地间,翠绿的麦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麦苗长势如何?张胜利蹲在地上用手比画一下,麦穗目前已有12公分。“改良后的土壤肥力更足,小麦看起来苗壮根旺,俺心里越来越有底了。”张胜利眼中尽是对未来收成的憧憬与期待。

田畴绘丰年,沃野满目新。老庄村农田的精彩嬗变,只是汝南县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的缩影。该村以土壤改良为突破口,以市场前景为导向,以增加村民收入为核心,采取“公司+村集体经济+农户”经营模式,培育服装、板材加工、湖羊养殖等特色产业,鼓励村民种植花生、大豆、中草药等经济作物。通过一系列政策扶持和科学化管理,点亮了乡村振兴的前行之路。

琼田万顷,承载着一方百姓的安居乐业。近年来,汝南县立足农业资源优势,大力推广绿色高质高效种植模式,积极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统筹推进化肥控量增效、农药减施增效、土壤深耕深松、节水农业灌溉、秸秆还田等,努力实现绿色协同、生态协同、科学协同,在田间地头书写着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答卷。

作者:席虎成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范亚旭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