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时节的云南大理州云龙县白石镇双龙村,千亩烤烟田泛着油亮的光泽,新硬化的村道旁柿子树枝叶婆娑,驻村第一书记仝斌与迎面而来的乡亲们熟稔地打着招呼。2023年5月,这位云南省生态环境厅派出的第一书记来到这个三县交界的山村,用两年的时光,将“党建红”与“生态绿”深深镌刻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中。
仝斌组织开展烟后产业高淀粉红薯种植培训 崔瑶 摄
驻村首月,仝斌就踏遍全村10个村民小组,随身笔记本密密麻麻记着:双龙村产业模式落后,缺乏新增长点、岭后组污水直排、烤烟种植技术亟待提升……在将情况摸清之后,仝斌有了第一个想法——“给钱给物,不如建好支部”。
于是,仝斌抓制度落实、提升服务水平、打造“党建+”工作名片破题:规范开展“三会一课”,创新开展“党建+人居环境整治”,将党课搬到烤烟地头。同时,提档升级设置了“红色书吧”“乡贤议事厅”,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设立“烤烟技术岗”“矛盾调解岗”等特色岗位。暑期开设的“爱心课堂”里,党员志愿者辅导留守儿童作业,农技专家传授种植技术。
老党员杨贵生时常感慨:“仝书记让我们明白,党员不仅是身份,更是责任!”
面对基础薄弱的村集体经济,仝斌带领村“两委”班子反复论证,最终锁定用烤烟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争取37万元资金建成百亩示范基地,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2024年示范基地创收3万元,带动30户农户户均增收2000元。
烤烟采烤季节,脱贫户杨兴寿摩挲着金黄的烟叶:“以前种烟全靠天,如今支部带着干,心里踏实!”更让村民惊喜的是,烤房加装的生物质颗粒燃烧器既环保又省钱,又为群众减轻了不少种植成本——这也是仝斌发挥专业优势争取的技改项目。
仝斌实地指导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实施 崔瑶 摄
环保干部出身的仝斌,还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打出“组合拳”:争取资金、项目在岭后组投资建设“大三格”污水处理系统3座,同时带领村民投工投劳建设“小三格”户用污水处理设施数十套,实现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同时,硬化村内道路、配套建设排水沟渠,彻底解决雨季道路泥泞、污水横流问题。推进“果树进村”工程,沿岭后组主干道种下一棵棵柿子树,既形成“春有新绿、秋有硕果”的生态景观,又为村民增添经济效益。“过去污水靠蒸发,现在有了‘地下管网’。以前垃圾随风刮,如今清运有人抓。”村民杨八斤的顺口溜道出村庄巨变。
驻村700余天,仝斌踏遍村里的山路沟坎。聊起两年的驻村时光,这个总在田间风风火火的山西汉子红了眼眶:“从‘外来书记’到‘双龙亲人’,是我最大的勋章。”现如今,面对即将结束的驻村生活,为把各项工作在自己手里抓好、抓出成效,仝斌毅然决然向组织提出了延长驻村年限的请求。
站在新硬化的村道上远眺,连片烟田与白墙黛瓦相映成景。仝斌的驻村故事,是50余名省生态环境厅驻村干部接续奋斗的缩影。当“党建红”遇上“生态绿”,当专业优势对接乡土需求,乡村振兴的种子便在这绿水青山间生根发芽。正如村委会墙上镌刻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就是山乡巨变的密码。
作者:陈云萱 崔瑶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