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与产业 “联姻” 青岛种业迎来新契机

2025-04-30 19:47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编辑:何沁屿 作者:郝凌峰

4月28日,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与青岛国信农业集团正式签署《科研合作框架协议》,在种业振兴成为国家粮食安全核心战略的当下,科研单位与产业集团的深度合作,让这场原本寻常的签约仪式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种业虽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但关键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青岛市积极响应国家战略,提出打造“国际种都”的目标,力求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种业创新体系。在此背景下,青岛市农科院与青岛国信农业集团的合作可谓恰逢其时。

青岛市农科院在农业科研领域深耕多年,成果丰硕。“十四五”以来,获得植物新品种权38个,审定(登记、鉴定)农作物品种20个,荣获各类奖项13项,授权专利181项。而青岛国信农业集团作为行业龙头企业,拥有强大的市场运营和产业资源整合能力。双方优势互补,一拍即合,旨在通过合作打通科研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科技动能。“作为唯一一所农业综合科研机构,农科院始终以服务‘三农’为使命,此次合作将加速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的进程,为青岛种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青岛市农科院党委书记宋晓表示。

此次合作涵盖多个关键领域,亮点频出。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同等条件下青岛市农科院优先向国信农业集团转让专利成果,双方共同推进技术优化与产业化应用,实现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同时严格保护知识产权。国信集团对此次合作寄予厚望,他们希望通过与农科院的深度合作,实现从“市场跟随者”向“技术引领者”的跨越,为乡村振兴和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在具体操作层面,双方商定协同发力共同赋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定向育种,国信农业集团根据市场反馈提出育种需求,农科院组建专家团队定向攻关,建立动态沟通机制调整育种策略,从而有效解决传统育种与市场脱节的问题,提升种业核心竞争力;代繁制种环节,国信农业集团优先委托农科院,依托其专业化育种基地和科研团队,建立高标准种子生产流程,保障种子质量和供应稳定性,为下游提供优质种源;科研项目合作上,双方联合申报国家及省市级项目,争取政策与资金支持,还计划设立科技成果奖励基金,共建种业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平台,形成创新闭环;人才培养方面,双方双向赋能,农科院为企业提供技术培训,国信农业集团为科研人员提供实践基地,推动人才互聘、团队共建,培育复合型人才。

根据规划,未来三年内,双方将联合选育10个以上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推动5项核心技术产业化,年繁种规模突破100吨,带动农业产业产值增加5000万元以上。此次合作不仅为青岛市农业现代化注入新动能,更为全国种业产学研合作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郝凌峰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