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汩汩清水上山来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李盎
  • 作者:裔丽莉 林勇 施玮玮
  • 2025-05-07 16:12:50

以则,在彝语里的意思,是河畔的土地。

云南会泽的母亲河——以礼河穿过座座村庄,滋润了大片土地,也润泽了当地老百姓的生活。但钟屏街道以则社区的11个村民小组,有七八个都地处山地半山地,这里的人们依然困于“守着以礼河,山上的农业生产却没水用”的难题。其中,几乎是“挂在”山巅上的第11村民小组最为突出,眼巴巴地看着山脚下流淌的以礼河,山上的村民们却一直饱受缺水之苦。

“我们小组所在的位置高,缺水的问题一直都很严重。特别是农业生产的灌溉用水和牲畜的饮水,大多都是‘靠天吃饭’,雨水多点的年份情况要好些,可赶上干旱,庄稼长不好、牲畜没水喝。”11组的村民小组长陈少安提起缺水的情况,不住地摇头。过去,村里也有人种过烤烟等经济作物,可就因为缺水,烟叶长势不行、质量也不高,村民们只能纷纷作罢,大多只能种点包谷和洋芋,老百姓做梦都在盼着能把以礼河水引上山。

图为建在以则社区第11村民小组以礼河流域旁的抽水口及水泵房。(林勇摄)

乡村全面振兴终究要靠产业,而以则的农业产业该如何发展?这是近年来,以则社区“两委”和云南中烟红云红河集团曲靖卷烟厂驻村工作队,经常一起思考探讨的问题。

如果水的问题不解决,何谈发展产业。

引水上山后,村民进行农田灌溉不再是难题。(施玮玮摄)

2024年,经过与社区“两委”多次讨论和多番实地考察后,以则社区第11村民小组引水上山工程项目被纳入曲靖卷烟厂当年下半年的帮扶计划,11组的乡亲们盼水上山的梦想终于近在眼前了。

项目资金到位后,曲烟驻村工作队负责人、派驻以则社区的第一书记李明开启了“催债”模式,跑相关部门、忙项目立项、盯招标采购,只为让这个项目早日建成,能赶上2025年的春耕春种。

2025年2月,项目开建。李明和驻村队员们又化身“项目管理员”,天天“泡”在工地上,抓施工安全、盯项目进度、保工程质量。“那段时间,我们每天都要跑好几趟,发现问题现场协调,及时督促施工方整改,只为把每一分钱都用好、用足,真正把项目建好。”李明说。

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2025年清明节后,项目顺利建成通水。11小组的45户、209名村民终于走出了“守着以礼河却没水可用”的困境。

图为位于山顶配有光伏太阳能板的主水池。(林勇摄)

按照项目规划,这个项目总共投资31.5万元,新建和改造3个、可储水420立方的水池,铺设输水管线1500米,并配套建成山下河边的水泵房一座。值得一提的是,位于山顶的主水池顶部专门安装了光伏太阳能板,收集转换的电量完全可以解决山下泵房每天抽水的电力需求,村里不需要再额外支付电费。

“现在真的太方便了,山顶上的水池只要4个小时就能蓄满水,再通过自然高差,把水送到下面两个不同高度的水池里,周围的村民只要接根管子,就可以直接把水引到地里,家里牲口的饮水问题也解决了。下一步,我考虑要带领大家种点经济价值高的作物,让村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看着汩汩流出的清水,陈少安激动地说。

站在山顶,11组的山地和耕地犹如散落人间的点点星辰,分布在山间各处,田间忙碌的村民、潺潺涌出的清水,还有不时传来的欢声笑语,交织出了一幅最美的春耕春播图,饱含着浓浓生机,也孕育着满满希望。

作者:裔丽莉 林勇 施玮玮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