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农垦那吉屯农牧场:抢抓农时奏响春播奋进曲

2025-05-07 17:09 来源:中国农网 编辑:刘思宇 作者:胜利 吕红霞

“一年之计在于春”,5月1日清晨,天边才泛起鱼肚白,呼伦贝尔相关农牧场公司第十六连(队)已被农机的轰鸣声唤醒。职工们精神抖擞,穿梭在田间地头,随着第一粒玉米种子播入土地,2025年度的春播工作奏响了一曲生机勃勃的春耕之歌。

5月2日,记者走进该公司第十六连(队)玉米春播现场,大马力春播设备在田地上来回穿梭,留下整齐的播种痕迹。每一台机器都像是一位不知疲倦的舞者,在大地上演绎着春的乐章。职工们也不甘落后,紧张有序地进行着拌种、装籽、装肥、播种、镇压等作业。他们熟练而麻利地将种子和肥料装入机器,干部职工们深知,每一粒种子都承载着全年的希望。

今年,该连(队)引入新型精量播种机,这对种子和肥料的配比提出了更高要求。十六连(队)负责人王长国说:“为确保播种质量,连(队)共有52人参与到春播工作中,采取人机协作的创新模式,调配了两台播种机同时作业。”

现场职工紧跟机械步伐,仔细检查播种密度和深度。他们时而蹲下身子,拨开刚播下的土层,查看种子的分布情况;时而拿起测量工具,检测播种深度是否达标。一旦发现问题,便立刻与机手沟通调整,确保每一粒种子都能在最合适的环境中扎根发芽。

该公司32.3万亩的耕地,自今年5月1日开启春播大幕后,便紧紧抓住晴好天气的有利时机,全力投入到玉米种植工作中,计划用一周时间完成12万亩玉米的种植计划。

为了给春播工作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连(队)专门成立了技术指导小组。小组成员们在田间忙碌奔波,穿梭于各台播种机之间,密切关注播种情况,及时为职工们答疑解惑。从播种机的调试保养,到种子、肥料的科学配比,再到根据土壤墒情和天气变化调整播种策略,技术指导小组都给出专业细致的指导。他们就像春播战场上的“智囊团”,用专业知识为春播工作保驾护航。

为保障此次春播任务顺利完成,公司在前期做了大量充分的准备工作。种子、化肥等农资早早储备到位,各类农机具也提前进行了全面检修和保养。该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马海龙告诉记者:“此次春播工作关乎全年的粮食产量和质量,自今年春播工作开展以来,公司全体员工都主动放弃节日休息,全员到一线上岗,确保玉米种植计划按时、高质量完成,为实现全年粮食丰收目标打下坚实基础,助力国家粮食安全保障。”

这家农牧场公司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决落实国家“稳粮增油”的战略部署。该公司今年计划种植32万亩农作物,其中:大豆20万亩,玉米12万亩。截至记者发稿时,春播工作正按照预定计划稳步推进,该公司还将围绕粮食生产耕、种、管、收全过程实施智能化管理,用现代科技提升主栽作物大面积单产,为中国碗盛满中国粮贡献更多的农垦力量。

泥土的芬芳、希望的田野、职工的期盼,春播这项基础工作正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用干部职工们挥洒着的汗水来浇灌,他们以辛勤的劳作和科学的态度,为夺取今年的粮食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胜利 吕红霞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