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是个大晴天。下午,晒了一中午大太阳的花盆干了,艾尔肯·塔力甫的妻子热依汗古丽·麦麦提给洒水壶打好水,去给院子里的花都浇了一轮水。
在新疆阿瓦提县的农村,农民家里都喜欢养花。阿依巴格镇玉斯屯克伊来克村的艾尔肯·塔力甫家也一直保持着养花的传统。到了盛开的时令,一走进院子,就能闻到扑面而来的芳香。
“选择拍我们家,可能是觉得我家的日子刚好在村里算个中不溜吧!”问到为什么会被《地上的云朵》导演选中时,艾尔肯·塔力甫说。
导演组来时,村里原本推荐了好几户人家。村干部补充说,之所以拍艾尔肯家,应该还因为艾尔肯家夫妻二人都读过初中,文化素质比较高。同时,两口子从不吵架,子女也都很有出息,家庭很和睦。再有就是,他家人都很勤快,总是把院子和室内的卫生搞得特别好,家里总是干干净净的。
艾尔肯今年53岁,夫妇有三个子女,目前都已经可以自立了,只有老三还没有成家。老大是儿子,老二老三都是女儿。老大目前在县城一家汽修厂里当修车师傅,早就结婚成家了。“五一”假期正是生意好的时候,忙着没有回家,只把孙子放在老人这里看管。
艾尔肯的大女儿正在休产假。大学毕业后,她在阿瓦提镇的社区工作,孩子刚刚出月,一直在娘家休养。二女儿学习最好,也特别有才,从小就能歌善舞。上大学时,她学的是数学,但毕业后,二女儿却发展起了歌舞才艺。目前,在阿瓦提县文化馆工作。劳动节期间,阿瓦提县搞了系列庆祝活动,二女儿有节目,节前就忙着排练,“五一”当天,也在忙着准备晚上的演出。孩子们都有了自己事做,夫妻二人很欣慰。
4月13日,夫妻二人都去阿依巴格镇托万克喀格木什村看了首映仪式。电影中,二女儿的镜头很多,有才艺表演的,也有网络直播的。
看了首映后,村民们都说,电影太真实了,完全就是农民的真实生活。以前不知道,电影还能这么演,算是开了眼了。
艾尔肯记得,从2021年10月开始,导演来过他家很多回。春夏秋冬四季都来,导演组有6个人,专门拍他家的生产生活。他家人在电影里的形象非常好。自己觉得没什么,但一看影片,一下子觉得当个普通老百姓也挺好。
电影中,有热依汗古丽·麦麦提做饭、打馕、缝被子、做凉面、喂鸽子、烤肉、做青贮、收西瓜的镜头。“太真实了!”热依汗古丽·麦麦提说。电影中还有夫妇二人去柯坪县参加亲戚的婚礼,去县里的刀郎部落景区游玩的场景。另外,还拍了艾尔肯去拜什艾日克镇请采棉机,去县里的棉纺厂卖棉花时的场景。
电影拍摄时,二女儿正在北疆的昌吉学院上大学。导演组也去了昌吉,在那里拍了二女儿的大学生活。艾尔肯家靠种棉花供了两个大学生,这在村中并不算稀奇。村中的大学生已经不算少了。目前,正在校的村中大学生还有30名。学习最好的,考进了中央民族大学。
艾尔肯·塔力甫家有34亩地。5亩地栽了核桃树。剩下的白地中,今年15亩地种了小麦,7亩地种了棉花。剩下的7亩地流转给了别人种。除此之外,艾尔肯·塔力甫还与他人合伙,流转了成片的240亩地种植小麦。在村里,他家算是种植大户了。
玉斯屯克伊来克村有1万多亩地,其中 5000多亩地已经建成了高标准农田。“现在种地,机械化程度高得很,一家人就可以种很多的地,种庄稼很省事!”艾尔肯·塔力甫说,今年的棉花是4月上旬播种的,苗子出得很齐。
阿瓦提县地处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素有“全国优质棉花生产基地”“中国棉城”“中国长绒棉之乡”“刀郎文化之乡”的美誉,是新疆的棉花优势主产县,也是产粮大县。
艾尔肯表示,希望电影《地上的云朵》能加深外界对阿瓦提,尤其是对阿瓦提农民的了解。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道忠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