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沂:革新注入动力,推动量质双增

2025-05-09 16:54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编辑:葛羚羚 作者:吕秉罡

近日,山东临沂沂河新区凤凰五金智造产业园内塔吊林立,山东安跃汽车用品企业负责人李峰在老厂区满负荷生产的同时,仍每日前往产业园查看新厂房的建设进度。“期盼已久,待新厂房落成,生产汽车脚垫需往返两厂区的历史将告终结。”李峰表示,近年来订单量激增,老厂房产能严重不足,公司不得不在20公里外租赁厂房,每日两地运货。“今后生产、销售、管理将集中在产业园,仅运费一年就能节省不少。”

企业“进驻”产业园,得益于园区的深化改革。近年来,临沂沂河新区秉持“求实创新、走在前列”的理念,将改革视为推动发展的“关键一招”。“我们统筹推进十大集成改革,新增省级以上改革试点15个,特色园区改革等经验在全省乃至全国领先,内部驱动力持续提升。”临沂沂河新区党工委副书记、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服务中心主任、党委书记苗晓峰说。2024年,新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达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9.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6.5%。

临沂沂河新区紧抓经济主战场定位,强化统筹、集聚要素、整合力量,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围绕智能制造、循环经济、仪表科技等优势产业,规划布局11个特色园区,由镇(街道)、产业中心担纲责任主体,一体推进项目招引、基础配套等工作,探索“一镇街一园区、一中心一园区”的错位发展模式。“五金产业是凤凰岭街道的传统优势,但分布散、发展空间有限。建设凤凰五金智造产业园后,已有30多家规上企业、200多家规下企业入驻。”凤凰岭街道党工委委员、人武部部长赵世飞说。

在山东金利液压科技企业工程机械高端零部件生产项目建设现场,厂房及综合楼主体已完工,工人们正调试生产设备。金利液压新项目所在地原为闲置低效用地。为保障企业发展,临沂沂河新区创新土地保障方式,开展闲置低效用地专项清理行动,通过自主盘活、第三方参与、政府收储、司法处置等路径,2024年完成121家企业、4700亩集体土地清理。新增供地6621亩、土地出让金32.9亿元,分别是2023年的5.1倍、7.7倍。“金利液压项目是土地盘活的典型案例。为高效利用存量资源,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临沂沂河新区全面推进闲置低效用地再开发。尤其在土地交易上,政府先收储‘闲地’,再通过‘招拍挂’出让给新企业,确保新企业拿到‘净地’,避免纠纷。”临沂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沂河新区分局党组成员邹任振说,新区还设立4亿元“资金池”,用于收储僵尸企业“闲地”,土地出让后再将部分出让金注入资金池,形成良性循环。仅用一年半,1万多亩“闲地”变身“宝地”,有力保障了金利液压、东方海岸、兰华国际供应链、源顺智能科技等97个项目落地。

此外,临沂沂河新区创新资金保障方式,设立总规模6.8亿元的产业基金体系,撬动社会资本4.6亿元,“以投带引”推进基金投资项目落地。整合资源力量,发挥创新平台、国有企业等优势,形成助力企业发展的合力。推动临工智科等企业与中石油大学(华东)等高校签订产学研协议,设立中石油(临沂)技术转移中心,工程机械产业大脑入选全省试点。新增省级创新平台2个,总量达59个。将原有8家区属国有企业整合为3家,2家获评AA+主体信用评级、1家获AA评级,按产业类别参与专业园区事务,提供优质融资和全方位运营平台。

在白沙埠镇仪表产业园,山东源顺智能科技企业定制化5G高端智能数控机床与工业智能机器人项目一期建设现场,车间主体已建成,正在进行内部装修。“还未入园,园区服务已从行政审批环节启动。如今新项目即将投产,但我们从未去过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企业张晓边查看项目进度边说。如何实现审批服务?临沂沂河新区优化审批流程,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推出水电气网联合报装“一件事”等100余项多领域“一件事一次办”创新服务。

“仪表产业园距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较远,为方便企业,我们在白沙埠镇设立办事窗口,企业不出镇即可办理业务。”临沂沂河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四级主管岳朋说,“部分业务我们还上门办理。”新区为19个项目定制“分阶段施工许可”方案,开工时间平均提前45天;“项目管家”提供现场帮办服务,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当天,实现工程规划、施工许可等“八证齐发”;全年保障1150余项重点审批事项高效办结,“帮代办”“上门办”“延时办”110余次,将“问题清单”转化为企业的“满意清单”。

“这里是北方首个、全国第六个速卖通官方产业园。”山东兰华跨境电子商务企业负责人蔺天一说。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是阿里巴巴面向全球的电商零售平台,成立于2010年,被卖家称为“国际版淘宝”。去年底,沂河新区与阿里巴巴合作,共建“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临沂)跨境电商产业园”,制定了“新主体孵化与培优计划”,三年内将打造10家以上标杆出海品牌企业、孵化20家以上产业带品牌企业、40家以上中国好卖家企业;产业园跨境贸易计划首年进出口额破10亿元、次年15亿元、三年内达20亿元。4月8日,园区举办首次线下招商培训活动,吸引200家企业参与。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临沂)跨境电商产业园的落地运营,是临沂沂河新区抓改革、促发展的典型案例。商城国际化是今年临沂市的头号工程、首位改革,作为全省四大新区之一,临沂沂河新区发挥功能集成、政策叠加、服务便捷优势,搭建平台、拓宽路径,加速运营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亚马逊等跨境电商产业园,并在全省首推跨境电商经营“一件事”,减少审批环节67%,压缩审批时限60%,减少申请材料46%,助力本地企业出海。

此外,临沂沂河新区与平原县、兰考县、邳州市等地63个市县携手,签订“一件事·跨域一次办”合作协议,实现29项“一件事”跨域通办,破解企业群众异地办事“多地跑”难题。瞄准“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环境最优”目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健全制度体系,明确38条营商环境创新提升重点任务,推出十大领域务实举措45条和降本增效89条,大幅降低制度性交易、生产运营等十大成本,夯实制度保障。畅通亲商渠道,选聘40名营商环境“体验官”,精准解决企业发展诉求,构建政企沟通新生态。完善安商机制,优化消费者维权、企业破产协调、刚性执法与柔性服务并行机制,构建日常服务、执法监管、安全发展“三赢”格局。

经济发展活力充沛,根源在于临沂沂河新区重塑体制机制,激活内生动力。注重以改革破除体制机制束缚,凝聚强大合力。突出产业属性、服务功能,将12个产业部室调整为5个产业中心,建立“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机制,集中力量抓经济发展。重塑选人用人机制,实行岗位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薪酬能高能低、编制能增能减,稳妥推进全员岗位竞聘,“80后”班子成员、“85后”中层正职占比分别提高至50.5%、48.3%。创新淘汰退出机制,刚性落实3%-6%末位淘汰,构建“能上能下”良性循环。重塑督导考核机制,建立“层层、岗岗、事事”责任制,实行考核与绩效激励挂钩,营造“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良好氛围。

改革激活力,创新增动能。“如今我们只需专注经营,其他事务政府帮办,发展信心更足了。”李峰说。

作者:吕秉罡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