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云南昭通威信县:辣椒全产业成为群众增收支点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刘思宇
  • 作者:白芯 鲁丽
  • 2025-05-13 16:01:13

近年来,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坚持做好“土特产”文章,巧念“山”字经、精打“特色牌”,通过种、产、销一体化发展模式,让辣椒产业成为撬动乡村振兴、推动群众增收的“新支点”。

时下,正是辣椒移栽种植的黄金时节。5月12日,走进麟凤镇柏香村大元子、大坝子村民小组的辣椒种植基地,村民们正分工协作,盖膜、定距、打孔、放苗、覆土……另一旁,柏香村农技人员正指导村民如何高效种植辣椒。一个个躬耕劳作的身影谱写出了田埂上的美丽华章。

图为村民们在移栽辣椒苗。

“我们基地主要种植的辣椒品种是七号线椒,采用就地育秧模式,七号线椒具有根系发达、病虫害少、成长快的优势,同时,我们严格按照行距1米,株距50厘米的标准来栽种,确保辣椒高效高产。”麟凤镇柏香村农技人员张启林介绍说。

以“良种+良技+良法”种植辣椒,不仅能让辣椒产业实现绿色、稳产、增收增效,还成为了当地群众就业增收的有力抓手。

“我们家拿了3亩地出来种辣椒,除了获得每亩400元的地租,在基地里干活,每天还能有100元的收入。”正在麻利干活的麟凤镇柏香村大坝子村民小组村民白庆飞说道,“希望把这个产业越做越好,老百姓的日子才会越来越‘火辣’。”

辣椒种植属于“短平快”的高效农业,麟凤镇通过与威信县贵植农业有限公司合作,建立标准的辣椒种植示范基地、提供免费辣椒种子和技术指导、实行保价收购辣椒等惠农方式,确保辣椒产业增值增效。

“通过‘企业+村集体+供销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从辣椒移栽、管理到收购,我们都提供全程的技术服务,确保种植的辣椒增产增收,解决群众销路的核心问题,同时为群众提供就近就地就业机会,帮助群众实现增收。”威信县贵植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黎永培说道。

图为村民在移栽辣椒苗。

威信县气候温和湿润,为辣椒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且当地群众素有种植辣椒的传统。2023年以来,威信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定了“种五养三”产业发展思路,配套出台系列扶持政策,培育壮大辣椒产业,并在“规划布局、科技创新、延链补链、产销联动、联农带农”等方面精准发力,通过经营土地、订单收购,采取统一翻耕、统一供种、统一施肥、统一植保、统一销售的“五统一”管理模式,实现传统低效农业向现代高效产业的转型升级。2024年,辣椒产量达到2200吨,产值400余万元,今年,威信县又扩大发展规模,从2400余亩发展到5000余亩。

如何把辣椒从“田间”搬到“舌尖”?2022年,威信县引进龙头企业成立云南威信县敬纳食品有限公司、威信县贵植农业有限公司,打造种植、采收、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模式,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实现从原材料种植到产品销售的全程把控,为产品品质和供应稳定性奠定坚实基础。

走进位于双河乡偏岩村工业园区的云南威信县敬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器的轰鸣声、流水线的传动声、工人们利落的操作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充满活力的劳动乐章。

家住公司附近的双河乡偏岩村村民邹纯友在车间负责罐装工作,在2024年以前长期在广东务工,因家中孩子上学无人照看,就选择了回家就业,照顾家庭。对于这份工作,邹纯友很是满意。“我从2024年5月份就来到公司,负责罐装、抽真空,还有一些机器操作,工资每月有3000多元,这里还离家近,方便照顾家庭,这是我比较满意的工作。”邹纯友说。

车间里,像邹纯友这样进行精深加工的工人就有20余人,他们大多是以前从事过食品行业,或是对食品安全、产品质量、机械技术有一定把握的技能型人才。每天八小时的弹性工作制不仅让工人们高质高效完成工作任务,还可以照顾家庭,实现就业顾家“两不误”。

展厅内,琳琅满目的辣椒产品让人目不暇接。烧椒松茸、松茸脆笋等10多个“韬妈”系列辣椒产品,凭借独特的风味和卓越的品质,深受市场和用户喜爱。

“我们与长安、麟凤、水田等乡镇签订订单收购,用于制作烧椒松茸酱、松茸脆笋等系列产品,采用‘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销往北京、上海、广州、江浙和西南地区。2024年实现产值1200万元,2025年预计产值可达2000余万元。”云南威信县敬纳食品有限公司创始人陈敬介绍道。

从育苗、管护、加工到销售,威信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如今,在威信县广袤的田野上,小小辣椒正焕发出勃勃生机,串起一条条致富链,不仅撑起了群众的“钱袋子”,还成为乡村农业转型的“排头兵”。

作者:白芯 鲁丽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