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泸西县:青果满枝头 精细管护盼丰年

2025-05-19 20:41 来源:中国农网 编辑:张轩铭 作者:段伟

初夏,走进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白水镇山黑村,村民钱建忠的番茄大棚里满眼青翠。绿油油的番茄藤蔓顺着吊绳往上蹿,青果缀满枝头,嫩黄的花苞悄悄探出头。

45岁的钱建忠穿梭其间,麻利地掐掉多余的侧枝:“这活儿耽误不得,侧枝不剪就会跟主蔓抢营养,藤蔓长得乱糟糟的,连阳光都透不进来,每隔三五天就得来打理一回。”

村民采收烟后种植的青花菜。杨永兴 摄

钱建忠是村里最早尝试种植大棚番茄的村民之一,五年前,他跟着一个亲戚学习大棚番茄种植技术。这些年,钱建忠一边摸索一边实践,如今他已是种植番茄的行家里手。“刚开始种植时,我连大棚里的温湿度都控制不好,番茄总是卖不上好价钱。”回忆起刚种植番茄的困难,钱建忠说。

今年,钱建忠在原有的4亩基础上,又多种了2亩番茄。只要一有空,他就会钻进大棚里仔细巡查一番。“这些番茄已经开始结小果了,虽然现在还是青色的,但个头都很均匀,果皮也光溜溜的。再等上两个月,就能陆续采摘售卖了。”钱建忠说。

山黑村的变化,钱建忠看在眼里。过去浇水全靠天,现在田埂边就是蓄水池,田地里还有小水窖,铺好滴灌带,拧开水阀就能精准滴灌。“从前挑水浇地,肩膀磨掉几层皮,现在用抽水泵就能给番茄‘喂’水肥。”前来学习种植技术的村民杨小东接过话说道。

钱建忠在番茄大棚里忙碌。段伟 摄

自2007年起,泸西县烟草专卖局陆续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帮助山黑村委会修建蓄水池9个、地边小水窖61口,机耕路3条和密集烤房群等基础设施。如今,电动三轮车直接开到地头,管网连通田间,农作物从“看天吃饭”变成“精准滴灌”。

近年来,随着种植条件的不断改善,山黑村的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多样化,蔬菜、水果、肉牛养殖等等都有。与此同时,泸西县烟草专卖局积极推广烟后多元种植模式,引导村民们在烤烟采收后的空档期,种植蔬菜、苦荞和小麦等作物,实现“一地双收”。钱建忠掰着手指头算起了账:“种烤烟有保底收入,种番茄就搏一搏市场行情,去年我这 6 亩大棚番茄就挣了 5 万元。”

这几年,钱建忠在种植过程中也摸索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三段式”管护法:清晨修枝防伤流,午后绕藤借柔劲,水肥跟着生长期走。“果型整齐了,收购商给的价格,每公斤都会多两角钱。”

在山黑村,种番茄的乡亲们渐渐形成默契:谁家有难题,微信群里讲一声;新品种试种,大伙儿一起琢磨。如今,村里10多户烤烟种植户都搞起了“烟+蔬”轮作,番茄种植面积突破百亩。“明年我们打算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找销路,带着大家一起赚钱。”谈起未来的打算,钱建忠信心满满。

作者:段伟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