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长寿区葛兰镇有一家“中华鸡场”,饲养70万羽蛋鸡,日产50万枚绿花杂粮蛋。该鸡场以中华村为核心,建设成了区域性农业产业化标杆项目,兼具规模化生产、生态治理与全产业链经营特色,是重庆市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
5月初,长寿中银富登村镇银行“三农”部客户经理一行到中华村走访,调查了解鸡场运营发展状况及资金需求,为下一步双方加大合作做好前期准备。当日,鸡场总经理柳阳介绍公司的运营模式、产品特色及关税战带来的饲料成本增长问题,期待着中银富登村镇银行能继续给予金融支持,保障公司的运营与发展。
10年前,创业者及部分农业带头人以中华村为核心区域,依托长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平台,聚集多家规模化养殖企业,包括标杆养鸡股份合作社、牧晟畜禽养殖场等经营主体,形成中华村蛋鸡养殖产业集群。
经过10年发展,现在“中华鸡场”项目年产销鸡蛋1.5万吨,销售额达1.6亿元;饲料销售2.6万吨,销售收入800万元至900万元;有机肥销售0.8万吨,销售收入500万元左右。“项目从饲料供应、蛋鸡养殖到有机肥加工实现闭环管理,例如通过引进日本罐式有机肥发酵技术将鸡粪转化为有机肥,有效解决养殖污染问题;标杆企业还涵盖品牌鸡蛋生产与销售,如绿花杂粮蛋等特色产品的开发”。总经理柳阳介绍。
在乡村振兴方面,该鸡场项目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周边农户参与,形成区域性蛋鸡养殖示范效应,相关企业年均服务超800家养殖户,助推乡村振兴与农民增收。鸡场吸纳130多名周边农村剩余劳动力,每人每月收入3000元至4000元,社保“应交尽交”,农民收入明显提高。
提及近期鸡场的运营与发展,柳阳透露,随着关税及贸易壁垒措施波及,近期豆粕等饲料成本每吨增长200多元。他也在调研后发现,三年内全国增加了180多家100万羽蛋鸡规模的养殖场,全国总养殖规模达到12.8亿羽以上,超过了供需平衡线11亿羽。随着这些项目投产,鸡蛋过剩将会冲击市场,未来鸡蛋价格走低是大概率事件。
“中华鸡场”为了避免低价内卷,开始布局鸡蛋深加工,近期在研发蛋制品如蛋糕等产品的生产,争取提升附加值,确保项目稳产增收。现在,公司产出的鸡蛋中,50%供应重庆市场,40%供应广东市场,还有10%出口港澳地区。通过增加销售渠道,分散市场风险。
据了解,现在长寿中银富登村镇银行给予“中华鸡场”项目贷款支持463万元,有力支持了该项目采购饲料及拓展深加工项目。该行以金融支持标准化养鸡场为抓手,助力乡村振兴在长寿区农村区域走深走实。未来,长寿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将持续深耕本地市场,以龙头企业和标准化种植养殖合作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支持对象,促进相关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区域经济发展贡献更大金融力量。
作者:伍洪 李吉森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