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农信“一池两新万企”行动系列报道之一】一池活水兴万企 “两新”赋能谱新篇——石家庄农信“一池两新万企”行动纪实

2025-05-20 16:28 来源:中国农网 编辑:吴叶琪 作者:党云帆 王海潮 张闻

编者按: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河北农信以“一池两新万企”行动为舟,以新“双基”共建为帆、新“三信”创建为桨,激活农村金融这一池活水。河北农信“红马甲”接地气、有温度的金融服务模式,不仅为乡村振兴注入动能,更实现了银行和企业的“双向奔赴”。这既是河北农信坚守支农支小初心的生动实践,更是在践行普惠金融理念的征程中蹚出的一条特色化高质量发展之路。上下同欲者胜。在燕赵大地,农信人背起“老农金人”精神的行囊,在“一池两新万企”行动的声声战鼓中岿然奋进,用心贴心、“零距离”的优质金融服务为河北经济发展奏出时代强音!


滹沱河畔,太行东麓,石家庄枕古衔今,是燕赵大地的经济心脏。这座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枢纽之城,承载着千年商埠底蕴,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浪潮中,以创新金融服务为笔,以深厚历史积淀为墨,正挥毫书写服务实体经济、赋能区域发展的壮丽篇章。

为深入贯彻全省农信系统2025年度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一池两新万企”行动工作部署,河北省联社石家庄审计中心紧抓机遇,聚焦主责主业、内外并举、多向发力,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全面开展行动宣传,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体系,以金融力量赋能县域小微企业发展,助力区域经济提质增效。

自2024年10月15日以来,石家庄农信辖内各行社已走访客户22.04万户,并为其中8009户发放贷款,贷款余额340.97亿元;已评定信用微企8849家、贷款余额418.42亿元;全市共建信用微企园区22个,为园区内1284家企业发放贷款,企业贷款余额15.28亿元。

红色传承启新程,金融服务惠万企

平山,是“两个务必”的诞生地,也是中国共产党“进京赶考”的出发地,这片浸染着革命热血的红色沃土,孕育了在当地家喻户晓的平山农商银行——一家被誉为“红色银行”的金融机构。如今,在新时代的经济浪潮下,平山农商银行勇担使命,正积极投身于河北省联社“一池两新万企”行动中,以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致力于将金融“活水”精准引入小微企业与涉农经营主体,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红色动能。

走进位于西柏坡经济开发区的河北泽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厅内,各项创新性科技产品目不暇接,让人无不惊叹于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脉搏的深度交织。该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气体检测、分析与控制系统以及物联网大数据平台的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于2016年成功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上市。

自成立以来,该公司凭借深厚的技术积淀,深耕安全、环境监测产品研发与生产领域。通过与国内外多家顶尖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稳固的技术合作关系,持续提升创新能力与产品竞争力。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泽宏云”大数据平台,可为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量身定制智慧城市、应急指挥管理、安全生产监管等系统平台,助力城市治理与企业管理迈向智能化、高效化。目前,该公司已与河北省当地的多家政府单位建立合作关系。

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与创新成果,该公司近年来先后斩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河北省“专精特新”企业等多项殊荣。在企业成长的关键节点,平山农商银行积极响应河北省联社“一池两新万企”行动号召,深入推进信用微企创建工作,与企业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精准评估企业信用状况,为其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近些年,公司在打开国内市场后,购买原材料、设备升级都离不开农商银行信贷资金的帮助。”该公司财务负责人许立峰感慨道。截至目前,平山农商银行已累计为该公司提供信贷资金4000万元,当前用信800万元,为企业发展夯实了资金基础。

在农商银行的信贷资金支持下,该公司发展势头迅猛,目前仍有6亿元订单在手。这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还创造了200多个就业岗位,让当地工人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切实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实现了企业发展、民生改善与金融服务的多赢局面。

香菇嫩滑、平菇鲜香,这些富含营养、烹饪方式多样的食用菌,早已成为百姓餐桌上不可或缺的“山珍”,深受大众喜爱。走进培元农业科技石家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培元农业)的食用菌大棚,浓郁的菌香扑面而来,工人们穿梭其中,仔细观察菌菇生长态势,将成熟菌菇精心采摘,运往当地市场。

近年来,培元农业深耕食用菌种植领域,依托先进技术与科学管理,培育出品质上乘的菌菇,既丰富了百姓的“菜篮子”,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目前,该公司已在平山县 6个乡镇建成260多个食用菌大棚,带动164户农户承包大棚,每个大棚每年帮助当地百姓增收6万至7万元,成为农户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培元农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河北省联社深入推进“一池两新万企”行动,平山县农商银行积极响应,聚焦培元农业在原材料采购及流动资金方面的金融需求,累计为其授信800万元。这笔宝贵的金融资金,如同“及时雨”,切实解决了企业发展的燃眉之急,助力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也为涉农企业发展树立了金融助力的典范。

“把乡亲们更好团结起来、凝聚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让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在《团结就是力量》这首歌的唱响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镇北庄村村史馆,迎面就能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回信中的这句话。

2021年春节前夕,北庄村全体党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全村依靠团结的力量脱贫致富的故事,表达了大家将继续团结带领群众搞好乡村振兴、过上更好生活的决心。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鼓励下,1984年出生的王亚梅回村创建了“平山县团结北庄手工坊”,带领北庄村的留守妇女制作“千层底布鞋”,通过“线上+线下”渠道,不断打响品牌知名度,推动“千层底布鞋”销往更多地区。同时,近年来,该村逐步加大对红色旅游、民宿产业的发展力度,带动当地老百姓走向致富路。

在北庄村走向振兴之路的过程中,平山农商银行始终起着支柱作用。为了方便当地群众生活,该行在北庄村委大院旁边的红星超市建立了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综合体,以更好地满足当地群众的日常金融需求。“当地老百姓最信任的就是农商银行,不管是贷款还是存养老金,都不用跑到更远的地方,在‘家门口’就能办理业务。”北庄村党支部书记封红卷说道。截至目前,该行已累计为北庄村村民授信43户、金额1487万元。

在临近北庄村的南庄村,“90后”返乡青年王哲哲依靠当地依山傍水的自然资源,开办了西柏坡南岛湖畔酒店,作为教育部“十四五”规划课题组实验基地,王哲哲经营的酒店主要接待来此开展党建教育活动的团体,稳定的客源为其带来了可观的收入。自酒店建设以来,平山农商银行为其提供了20万元的信贷资金支持,助力其经营发展走上了轨道。“接下来,我打算继续流转土地或利用闲置土地扩大经营规模。”谈起未来的规划,这位皮肤黝黑的青年眼里充满着希望。

自2024年10月15日以来,平山农商银行已累计走访客户9462户,并为其中110户发放贷款,贷款余额11.43亿元;已评定信用微企335家,贷款余额9.87亿元。

古郡商脉传薪火,金融新策启新程

正定,这座屹立于冀中平原的千年古郡,历史上是我国北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重镇,有“燕南古郡、京师屏障”之称。深厚的历史底蕴与蓬勃的时代气息在此交融,孕育出独特的发展基因。今年以来,正定农商银行锚定当地产业发展优势,积极开展“一池两新万企”行动,以金融“一池活水”精准灌溉“两新”产业与万千企业,既为实体经济注入强劲动能,也在传承与革新中探索出金融服务地方发展的新路径,彰显出扎根本土、服务民生的责任与担当。

今年3月,正定农商银行在正定县的方大科技园内成功建立了信用微企园区,并在此成立了“一池两新万企”行动共建金融服务中心。该行通过在服务中心设立“1个咨询台+1个申请台+1个签约台”,全力为园区内企业提供包括扫码开户、代发工资等在内的全方位金融服务。为了更好地了解企业所需,该行通过在园区内举办“银企”对接会,与园区内企业负责人进行了深度交流,全面了解各企业目前的经营现状与融资需求,远东食品配料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

该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专业从事食品配料、餐饮调味料、佐餐调味酱的现代型高科技企业,拥有“厨家乐”“皇厨”“嘻花”等多个品牌。多年来,远东食品配料有限公司不断发展壮大,拥有了广州、成都、邢台、石家庄四大研发中心和两大应用中心,从产品研发到技术培训到应用实验等,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一条龙服务,实现了在食品工业复合料加工业以及餐饮业、家庭复合调味料等领域的方便化、标准化、风味化、安全化目标。

今年3月,正定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在逐户对园区内企业进行对接走访时,得知远东食品配料有限公司急需流动资金购买原材料,经过综合评估立即为其量身定制融资方案,开通贷款审批“绿色通道”,仅用2天时间,300万元“惠企贷”资金就发放到了企业账户上,切实解决了企业融资难题。自创建信用微企园区以来,正定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已累计走访园区内企业237家,授信6.15亿元,发放贷款2.03亿余元。

创意花卉作为连接自然与人文的纽带,不仅以缤纷色彩装点生活,更承载着推动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的深层社会意义。走进福泽(正定)花卉博览园(以下简称:福泽花卉)内,鸟语和花香交织,各类创意花卉令人目不暇接,甚至设计了不同风格的实景庭院,以满足不同人群对于花卉及绿植品种的不同喜好与追求。多年来,福泽花卉通过花卉品种创新、文旅深度融合、产业集群打造,持续释放产业活力,成为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样本。“我们的花卉博览园平均每天都会接待客户5000至6000人,到了周六日,人流量日均可达上万人。”福泽花卉负责人梅东说。

在这一背景下,正定农商银行积极践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使命,以“一池两新万企”行动为抓手,与福泽花卉达成深度合作,创建信用微企园区。目前,福泽花卉已入驻100多家商户,正定农商银行的工作人员已为每位商户建立授信档案,全方位满足各大商户的融资需求。除此之外,农商银行的“聚合支付”二维码,也为商户结算提供了极大便利。“近年来,园区内的各大商户通过抖音、小红书等线上渠道进行营销宣传,通过直播进行创意花卉销售,大商户一天可创造5万元的销售额。”梅东说。

为了帮助福泽花卉将创新、创业、创意发挥到极致,多年来,正定农商银行为福泽花卉量身定制融资方案,以金融“活水”浇灌产业沃土,累计为其授信1000万元,为创意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共同书写“金融+产业”协同发展的崭新篇章。

自2024年10月15日以来,正定农商银行已累计走访客户2.8万户,贷款客户523户,贷款余额46.6亿元;已评定信用微企265家,贷款余额16.95亿元;建立信用微企园区4个,为园区内51家企业发放贷款,贷款余额2.97亿元。

赵州底蕴绽芳华,金融聚力焕生机

赵县,这片浸润着千年文明的燕赵沃土,既有赵州桥横卧洨河的古韵悠长,又有万顷梨园绽放的春日盛景。作为华北平原重要的粮果产区,这里不仅孕育了雪花梨、优质小麦等特色产业,更在文旅融合、现代农业发展中展现出蓬勃生机。时代浪潮奔涌向前,赵县农信联社顺势而为,以“一池两新万企”行动为纽带,将金融服务的根系深深扎入县域经济土壤,用金融“活水”滋养特色产业,为这片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土地注入高质量发展的全新动能。

在距离赵县县城的主要街道上,沿街整齐排列着各种类型的商户,为娜便利店就是其中一家。走进店内,店老板正在忙碌地将货物摆放到货架上,时而会有顾客进来购买水果、蔬菜及各类零售产品。为了切实满足沿街商户的金融需求,自“一池两新万企”行动开展以来,赵县农信联社的工作人员对沿街商户进行了一对一走访对接,并为其介绍包括“备用金”在内的各类金融产品,全方位满足各大商户的金融需求。

就在为娜便利店的不远处,有一家赵县诺家水果门市尤为显眼。这家水果门市虽然面积不是很大,但“五脏俱全”,为周围两个小区的居民提供着果蔬、副食等生活必需品。前几年,该水果门市的老板赵一诺在办理“聚合支付”二维码时认识了赵县农信联社的工作人员,并被其热心而又周到的服务所打动。近几年,随着经营情况的不断改善,该水果门市在进货、压货方面的流动资金需求逐渐加大。这时,老板赵一诺想到了之前为其办理业务的赵县农信联社的工作人员,并与其取得了联系。通过上门走访,该联社工作人员详细了解了该门市的相关情况,不到3天就为其发放了20万元“商户贷”,切实解决了其资金难题。“其实有很多办贷款的金融机构可以选择,但赵县农信联社的工作人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使距离远我也想找她办理业务。”赵一诺的言语里满满的都是对农商银行工作人员的信任。

门,是中国人心中独特的情感符号。它既是遮风挡雨的屏障,承载着对家的眷恋;也是通往外界的通道,寄托着对未来的期许。在赵县,深耕门业领域的河北柱诚门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柱诚门业),以匠心工艺传承这份“门”文化,不断探索创新,成功将产品从黄河以北做到了黄河以南。目前,柱诚门业已在70多个城市开设了专卖店,未来要将专卖店的规模逐渐扩张到500家。在这一过程中,赵县农信联社依托“一池两新万企”行动,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助力企业在智能门业赛道上加速奔跑,让传统门业焕发科技新活力。

为了让柱诚门业的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该联社结合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设备升级等方面的融资需求,为企业授信1400万元,目前已用信800万元。在信贷资金的支持下,近年来,该企业逐渐打开国内外市场,产品远销柬埔寨、老挝等国家。“2024年我们企业的销售额是1.2亿元,今年我们的目标是1.6亿元。”谈起今年的目标,柱诚门业负责人耿涛信心满满。

自2024年10月15日以来,赵县农信联社已累计走访客户8575户,已为其中327户客户发放贷款,贷款余额7.41亿元;已评定信用微企2105家,贷款余额2.44亿元;已建立信用微企园区1个,为园区内6家企业发放贷款,贷款余额6210万元。

冀中明珠焕新彩,农商金融润匠心

晋州市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东部,是大唐名相魏征故里。这里拥有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节点,也是连接华北与华东的重要交通枢纽。这片土地素有“中国鸭梨之乡”的美誉,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晋州鸭梨、山楂、葡萄等五种特色农产品成功获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晋州市也先后被评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市)、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河北省农业产业化先进县,尽显现代农业发展的蓬勃生机。与此同时,这里又有蓬勃发展的工业集群,电线电缆、纺织服装产业声名远扬,无不彰显着晋州匠人代代传承的精湛技艺与创新精神。

在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上,晋州农商银行积极践行金融使命,深入开展“一池两新万企”行动。这一行动聚焦晋州特色产业与小微企业发展需求,以金融“活水”精准浇灌实体经济,不仅为传统手工业的传承创新、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能,更为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据了解,现如今,晋州市拥有各类工业企业23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80家,高新技术企业111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1家,重点打造生物医药和纺织服装两个主导产业。位于晋州市经济开发区的河北爱宝纺织品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

河北爱宝纺织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是一家以纺织业为主的企业。走进该公司的生产厂房,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随着技术设备的不断升级,机器生产已经完全实现了自动化。据该公司负责人孟帅介绍,目前工厂里用的纺织设备全部是国产的。在他看来,现在国产的纺织设备已经完全不输进口设备。在多年的发展下,该公司年产值达到了1亿至2亿元,生产的毛巾系列产品不仅在全国打开了市场,还远销欧美地区。

“其实,当地发展毛巾产业已经有四五十年的历史了,我们也是‘父一辈子一辈’一直干过来的。从公司成立之初,我们就和农信社打交道,第一笔贷款就贷了几十万元。”孟帅说道。近年来,随着公司经营效益逐渐提升,河北爱宝纺织品有限公司第一期投资2亿元建设生产车间、综合楼、配套用房及相关配套设施工程项目。在公司购买原材料、设备升级资金不足的紧要关口,农商银行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在“一池两新万企”行动的支持下,晋州农商银行将河北爱宝纺织品有限公司作为重点扶持的科技型企业,每个月该行的工作人员都会前往公司进行走访问需。截至目前,该行共为河北爱宝纺织品有限公司发放“设备升级贷”贷款2500万元,用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为该公司发展注入动力源泉。

近年来,河北省晋州市电商事业蓬勃发展,直播带货、数字营销等新业态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为乡村产业升级双重赋能:依托普洛斯综合物流园、韵达河北(晋州)快递电商总部基地等重大项目,构建起“物流枢纽+数字营销”的产业生态,成功培育出9个淘宝镇、44个淘宝村,跻身全国淘宝村百强县行列。

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晋州市吕家庄村青年高祖和妻子紧跟潮流,毅然投身电商直播领域,售卖除草机、微耕机等农机具,平均每天直播12个小时,开启了属于他们的创业新征程。据高祖介绍,近年来该村有许多“85后”“90后”年轻人返乡开启了电商事业,用属于年轻人自己的方式重塑乡村经济脉络。

近年来,晋州农商银行筹建了全功能模式的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综合体,针对吕家庄电商优势商品及周边村农副产品,通过布放助农终端设备,提供物流收发、带货直播等便民惠民服务,全力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当得知高祖在电商事业发展中面临资金与服务难题后,该行工作人员主动提供服务,在综合体内配备了专业直播设施,为了直播效果更好,高祖把直播间搬到了这里。同时,晋州农商银行还为其发放了50万元备用金,有效解决了他的流动资金需求,为乡村电商产业注入强劲金融动能。

周家庄乡是实行“乡队两级所有、乡级统一核算”的集体管理体制的乡镇,从1949年成立互助组至今,坚持走集体化道路已76年,连续十四年保持“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周家庄农业特色观光园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该乡不仅是乡村振兴的典范,更彰显了集体共同富裕的精神风采。

走在周家庄乡的街道上,村容村貌十分整洁,街道两旁整齐排列着二层小楼,每家门前几乎都种植着绿植。晋州金农龙农业种植服务专业合作社就坐落在该乡。

该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经营范围包括甜玉米种植、果树种植、蔬菜种植、番茄种植、食用菌种植、山药种植、豆类种植、粮食种植销售等。在多年的发展下,目前该合作社已成为河北省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河北省农业创新驿站。据该合作社负责人王超介绍,今年五一期间,该合作社每天接收前来采摘及购买农产品的顾客约2000人,平时的日均客流量也有500至600人左右,受到了当地及晋州市周边城市居民的热烈欢迎。

走进该合作社面积达100亩的樱桃种植园,可以看到色泽鲜艳、果香浓郁的樱桃悬挂在枝头上,摘下一个品尝,鲜嫩多汁、香甜可口。多年来,王超开展樱桃种植事业,也摸出了很多门道。他直言:“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功夫花不开。因为樱桃种植周期长,前期投入成本高,且受自然环境及市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极易影响收成。”针对樱桃种植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的痛点以及该合作社建设水果、蔬菜大棚的资金需求,晋州农商银行在该合作社建立了新“双基”共建信用示范园区,成功为其授信200万元,目前已用信200万元,切实帮助该合作社解决了资金难题。目前,该合作社的樱桃种植园内的樱桃长势良好,一亩地种植65棵樱桃树,每亩地可创造10万元的销售额。

自2024年10月15日以来,晋州农商银行已走访客户1.69万户,为其中1147户发放贷款,贷款余额28.24亿元;已评定信用微企652家、贷款余额48.9亿元;已建立信用微企园区1个,为园区内28家企业发放贷款,企业贷款余额4250万元。

从滹沱河畔到太行山下,从千年古郡到新兴园区,河北省联社“一池两新万企”行动如同一股强劲的东风,吹拂着燕赵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它以金融创新为帆,以服务实体为桨,在广袤的河北大地上激荡起发展的澎湃浪潮。无论是科技企业的创新突破,还是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无论是乡村振兴的蓬勃实践,还是民生福祉的持续改善,都闪耀着 “一池两新万企”行动的智慧光芒,书写出更加绚丽多彩的经济华章。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