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汉阴: 抗旱与夏种衔接 筑牢粮食安全底线

2025-05-20 23:20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编辑:赵子萌 作者:黄智发 王建霞

作为陕西省油菜主产区,汉阴县14.5万亩油菜自5月上旬进入全面收割期,广大种植户抢抓晴好天气,通过“机械为主、人工辅助”等多种方式抢收油菜。全力确保夏收颗粒归仓、夏种不误农时。

走进平梁镇新河村兴汉农机合作社的400亩示范基地,放眼望去,成片的农田纵横交错。曾经随风翻涌着金色波浪的油菜花海,如今已摇身一变,成为连片成熟的油菜籽田。

“我们有一台直收的收割机,还有两台分段收割的收割机,比人工快多了,一亩田有个十几分钟就收完了。”合作社负责人李肖盯一台新型现代化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田里的秸秆茬口整齐如梳,刚卸下的菜籽在阳光下泛着油光。据了解,该合作社400亩示范基地全部采用机械化收割,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推广作用。

在部分丘陵地带,由于机耕道路不通,机械化收割难以施展,农户只能采用“人工割晒+小型脱粒机”的方式进行收割。面对这种情况,县农业部门积极协调,在川道等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区域全力推广机械化收割,同时组织“流动收割队”为丘陵地区农户提供服务,形成了“川道机械化主力、山地人机协同”的双轨收割模式。

“川道全部用机械收割,达到了百分之九十四五以上,跨区域作业主要是外面,每天大概有200台次的外地收割机,我们收割的时间比较短,大概五天到八天。”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付涛说。

尽管面临干旱压力,县农业部门前期采取了统防统治措施,对病虫害进行了有效防治,同时下拨抗旱资金96万元,用于泵站维修、灌溉设施完善等,通过一系列有力措施将干旱影响降到最低。目前,全县油菜收割面积已达80%。

汉阴县作为陕西省粮油优势产区,近年来积极推行“稻油轮作”模式,让耕地得到了高效利用。在城关镇草桥村收割现场,农户们在忙着收获油菜的同时,已开始为水稻种植做准备。王本立的7亩多油菜田收割完成后,即将迎来水稻插秧。

“大概得两天收完,先用人割了以后用收割机来收,就是为了腾田,下一步就等着下雨插秧。”王本立一边忙着手头的活计一边说道。

为确保夏种顺利进行,县农业部门除全力推进油菜收割进度外,还同时做好水稻种植的各项筹备。从育秧到农资供应,从农机调配到技术指导,各项工作都在有序开展。

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付涛说:“前不久发了一批有机肥,组成了三个指导组到下面去指导,还有就是从品种优化这块,选育了耐旱、生长期短的。”

夏收夏种,既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也是对农业生产保障能力的考验。在汉阴县,从种植户到农业部门,各方齐心协力,抢收油菜保产量,筹备夏种稳大局,用实际行动筑牢粮食安全防线,在希望的田野上描绘出一幅“夏收忙、夏种紧”的忙碌画卷。

作者:黄智发 王建霞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