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社会 详情

屋顶上的农耕课堂——重庆大学城树人小学“塾上小村”的育人实践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袁雅茹
  • 作者:朱梦莹
  • 2025-05-21 13:35:52

在重庆高新区,一座建在小学教学楼顶的"空中村落"正悄然生长。重庆大学城树人小学打造的"塾上小村"传统村落文化教育实践基地,以2000㎡立体空间为载体,将农耕文明的基因注入现代教育血脉,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农教融合之路。

5月19日下午,2025第五届"全国主流网络媒体重庆教育行"大型融媒体采访活动走进重庆大学城树人小学校,在农耕文化展示区,老式犁铧、石磨盘、风车等传统农具在阳光下泛着岁月的光泽,墙上陈列的五谷艾草包散发着田野的芬芳。在这里,孩子们不仅能触摸"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历史印记,更通过参与校外农耕社会实践,将课本中的"锄禾日当午"转化为躬身劳作的真实体验。老师带着孩子们辨识农具功能、了解耕作原理,让传统农耕智慧在新时代校园里焕发新生。

"我们开设了3列种植区域,以班级责任田制让学生体验农耕的过程,今年贯穿学年始终的是‘油菜缤纷成长’课程。"大学城树人小学"塾上小村"项目组老师告诉记者。放眼望去,今年的油菜籽都已经被收完,三年级的孩子们正在进行翻地、松土,而另一边的角落里不时发出"嗡嗡"的响声,孩子们正用鼓风机给油菜籽脱粒,为后续榨油作准备。

从冬月翻耕松土、播撒种子,到春日驱赶鸟雀、守护油菜花开,再到初夏收割菜籽、晾晒脱粒,整个学年的时光都凝结在这金黄的菜畦间。"为了维护油菜田,我和同学们会蹲在田边拔杂草,手上沾满泥土也舍不得戴手套,生怕碰伤脆弱的菜苗,看到油菜田里胖乎乎的油菜荚,大家都开心极了。"来自三年级10班的李其林说。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充分尊重班级自主性,三年级17班自主申请种植的百合花,在油菜收获后次第绽放,让楼顶菜园实现"一季接一季"的生态循环。

"塾上小村"也滋养了学校的养殖课程。在每层楼的走廊里,精心布置的兔舍格外吸引人,孩子们化身"小小饲养员",从设计科学的喂养方案,到用彩笔记录兔子生长变化,再到成立"护兔小队"轮值照料,生动诠释着生命教育的内涵。这些实践不仅让课本上的知识"活"了起来,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责任与关爱的种子。

在非遗课程教学区,烙画、蓝染、竹编等传统技艺与农耕文化产生奇妙共鸣。孩子们用烙画笔在木板上勾勒麦穗、耕牛等农耕图景,将蓝染布料制作成田间劳作的围裙,用竹编技艺编织菜篮……这些课程不仅传承了匠心工艺,更让孩子们学会用传统技艺表达对农耕文化的理解。

从春种秋收的自然节律,到精耕细作的匠人精神;从田间地头的劳动实践,到非遗工坊的文化创造,"塾上小村"用一方天地,构建起完整的农耕教育生态链。重庆大学城树人小学将农耕文化融入基础教育的创新实践,不仅为孩子们打开了亲近土地的窗口,更为新时代劳动教育与传统文化传承提供了鲜活样本,让农耕文明的火种在少年儿童心中持续燃烧。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朱梦莹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