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扛牢粮食安全责任,延伸现代农业产业链条,以城乡融合发展带动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共同富裕。
人们想起河南,就一定会想到粮食;想起粮食,也一定会想到河南。
5月19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再次关心粮食问题。他强调,要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扛牢粮食安全责任,延伸现代农业产业链条,以城乡融合发展带动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共同富裕。同时强调,今年以来,我国一些地区出现旱情,有的还在持续,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用水调度,确保城乡居民供水和农业灌溉需求。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出了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也体现着大国领袖对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念兹在兹,始终放心不下。
地处中原的河南,是人口大省、经济大省,更是粮食大省。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省尉氏县张市镇考察,看到小麦长势喜人,他说:“我们都是种庄稼出身,小麦长势这么好,我和你们一样欣慰。用老乡的话说,今年的馍能吃上了。”
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的水利设施、移民新村等,实地了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管理运行和库区移民安置等情况。总书记在赴渠首考察途中临时下车,走进一处麦田察看小麦长势。他指出,保证粮食安全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从培育好种子做起,加强良种技术攻关,靠中国种子来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关心河南的粮食生产,就是关心国家的粮食安全,关心全国人民“年年吃上馍”的根本大事。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人均粮食占有量较国际公认的粮食安全线超出25%。即便如此,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而言,粮食安全的这根弦要始终紧绷。
从外部环境来看,国际局势瞬息万变。今年上半年,美国对我国发起前所未有的超高关税,美国作为中国重要的粮食进口来源国之一,至今仍占据着我国第二大粮食进口国的位置。一时间,“中国的粮食能不能稳得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国新办4月2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明确表示,即使不采购美国的饲料粮和油料,对我国粮食供应也不会有什么影响。如今,中美关税已达成阶段性协议,粮食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基石,为这场国与国之间的较量提供了挺直腰杆的根本底气。
从内部情况看,粮食丰收从来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且不说我国的粮食生产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依旧没有改变、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格局依旧没有改变,单说日益频繁的极端天气,就给我们当前的粮食生产带来了不小的风险挑战。今年,河南等地出现了旱情,各地迅速启动抗旱应急响应机制,多措并举广辟水源,用科技和服务帮助农民与老天“夺产量”,尽力将不利天气对粮食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
关关难过关关过。总书记关心的“今年的馍能吃上了”的问题,是河南的头等大事,更是全国上下共同的责任。“扛稳粮食安全责任”,粮食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要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共同将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的要求落到实处,将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落到实处,让种粮农民不吃亏,让农业大省有支持。
粮安天下,农强国强。又是一年风吹麦浪黄的时节,我们期待夏粮再次迎来宝贵的丰收。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立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仍需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在建设更高水平的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的进程中,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评论员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