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三级跳 ” 茶乡大变样

2025-05-21 15:55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编辑:暴佳然 作者:张艳玲

晨光刺破牛背山巅的云层,为海拔1200米的“云上青山”茶园镀上金边。这个位于四川盆地西缘群山褶皱中的茶园,见证了荥经县牛背山镇新建村的产业“三级跳”——从最初零星种植的“谋生茶”,到规模化发展的“脱贫茶”,再到如今融合生态旅游的“致富茶”,小小茶叶串联起了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第一跳:“金叶”唤醒青山。

时针拨回2015年,脱贫攻坚的号角惊醒了这片沉睡的群山。彼时的新建村虽坐拥高海拔云雾资源,却因种植着老品种茶树,亩产效益不高。村“两委”赴浙江考察时偶然发现黄金茶,其氨基酸含量高达9%的特性,与当地昼夜12℃温差、年均1600毫米降水的气候完美契合。

2016年,新建村率先引种黄金茶,试验证明这里是黄金茶的“天然温室”。一年接着一年干,随着“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落地,“种植—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形成闭环,小茶叶真成了村民口中的“金叶子”。

第二跳:“金钥”打开山门。

“以前走山路背茶青,来回一趟汗水能浸透三件衣。”茶农张素芬回忆,随着新栽下的茶园陆续投产,打破交通运输瓶颈愈发迫切。2020年,四川省民委“两项资金”(支援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民族地区开发资金)如一把“金钥匙”,打开了山门。3年来,250万元专项资金撬动3000万元配套投入,“水电路网”全配套,尤其是5公里长的采茶便道如金丝穿针,将散落山间的茶田串联成片,彻底打通了山地经济的“任督二脉”。

2021年春天,随着首辆满载黄金茶苗的货车沿新修产业路驶入,新建村掀起新一轮种植热潮。茶青运输成本下降,茶叶加工能力变强,曾经“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黄金茶已经走向全国市场。

第三跳:茶山长出风景。

立夏时节的“云上青山”,晨可采“金芽”、午可制茶饼、夜可观星河。2024年村里建成的“云上青山微宿”一经推出便大受欢迎,成为牛背山景区游客的重要过夜地。游客支起画架,将云海、茶田、远山收进油画。这处由民族地区开发资金催生的“茶旅试验田”,将新建村拉进了川西旅游大环线“俱乐部”,实现了从“卖茶叶”到“卖风景”的转身。

“二期要打造茶文化沉浸展厅,让游客从味觉、视觉到精神全方位‘吃透’茶文化,进一步释放三产融合发展强大的乘数效应。”牛背山镇有关负责人说。

当最后一抹晚霞染红茶山,产业路依然川流不息:冷链车运载着定制茶礼奔向机场,勘测车带着星空酒店设计方案盘旋上山,抖音主播举着云台直播炒茶技艺……这条曾经困住村庄的山路,此刻正将世界引入云端。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艳玲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