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社会 详情

真情帮扶 携手共进——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为云南广南县职教注入新活力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暴佳然
  • 作者:郜晋亮 陶炳禄 谭海云
  • 2025-05-22 11:16:12

“那时刚到学校不久,便面临2022级新生报名后学校教室和床位紧缺的难题,我们的帮扶团队只能一边熟悉情况一边迅速投入工作,坚决不放弃一名学生。”上海市逸夫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张骏说起刚到广南县职业高级中学担任校长时的情况,“组团式”帮扶团队就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难题。

广南县作为云南省的人口大县。2022年8月,帮扶团队初到广南,正值2022年秋季学期新生入学,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原本计划招生700人,但实际报到新生却超过1000人,宿舍床位缺口近400个。面对生源多、床位缺的困局,刚上任的校长张骏没有犹豫,带领学校教职工迅速行动、多方对接、筹备物资,仅用7天时间协调广南县第一中学老校区的校舍改造成临时过渡点,确保新生如愿入学,用实际行动解决了“首难”问题。

千里助学情,点滴暖人心

张骏担任广南县职业高级中学校长后,面对东西部教育环境差异,带领帮扶团队细致盘点“校底”,紧扣学校提质发展痛点难点问题,引进先进教育教学管理经验,通过规范制度管理、优化课程设置、帮带提升技能等方式,致力于学校和学生发展,培养更多技能人才,为广南的职业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在帮扶过程中,帮扶团队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文化和专业学科建设,优化专业课程和文化基础课程占比为4:6,引入过程评价机制并制定评分标准,降低考试成绩的评定占比,改变以往重文化轻专业的现象,更加凸显职业教育、办好特色职教。先行先试开展扁平化管理模式,由学校中层干部兼任年级组长、校内处室挂包年级组,推行教研活动制度化,调整优化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了学校的教学和管理质量“双提升”。

“帮扶团队不仅关注教学质量,还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时常给予指导,帮助我们快速成长。”广南县职业高级中学教师尹晓娜说。

针对学校师资特别是“双师型”师资缺乏的情况,“组团式”帮扶成员各自发挥优势、倾囊相授,来自上海市市北职业高级中学帮扶教师庄慧在担任语文、历史教学的同时,自学获得中式面点师证书,负责烹饪专业的中式面点实操和理论教学工作,同步通过“青年教师课堂”传授教学经验,做好传帮带工作。

为进一步扩大帮扶成效,学校推行师徒“青蓝结对”模式,借助民政部启动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牵手计划”和教育部的“大师工程”,激发学校自身的人才活力与造血功能。目前,校内通过师徒“青蓝结对”等方式参与合作交流的教师占比超过50%,91名教师取得了职业技能证书、年增量为230%,“双师型”教师比例从12.8%上升至65%,一代大国工匠“陶巍汽修大师工作室”和“沙建华烹饪大师工作室”入驻校内实训室,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中草药栽培获评云南省现代学徒制示范专业,通过专业共建、人才帮带,不断提升育人品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烹饪专业从最初没有一把刀、一名专业教师,如今已发展为拥有1名国家烹饪大师、1名滇菜传承人、6名专业教师、12本高级技能等级证书的骨干专业。

“如今看到他们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我打心眼里为他们开心”,对当前学校焕然一新的面貌,主动申请延长帮扶时间的庄慧老师由衷地说。

初心不改,一切为了孩子

为让学生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帮扶团队积极协调资源,争取200余万元的资金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建立学生健康发展中心、配备教学器材、改善基础设施等,汇聚多方力量助力广南职业教育发展。同时推动学校与上海民盟同舟公益基金会、上海市逸夫职业技术学校签订了“职教展翼计划”和“职教共富彩虹计划”,建立东西部专业对口工学交替机制,选送师生到上海交流学习和岗位实践超过300人次。

“我们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从家到县城,能到上海研学和实习真的来之不易”,到过上海交流学习的学生都表达自己内心想法。

“职业教育不仅要走心,更要走实。”职业教育的最终归宿是技能提升和就业,因此,校长张骏十分重视校企合作,利用企业和行业协会的优质资源,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让企业优秀技术人员、桃源乡土人才成为校外专业指导员和特聘讲师,分批选派学生走进车间、产业一线以“以工代训”的方式解决“学用矛盾”问题,并依托学校培训资源帮培企业人才、乡土人才,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直通交流以及校、企、生三方的紧密合作,持续推进产教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实践机会和就业平台,让更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校内外快速孵化、生根发芽,着力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同时,聚焦当地产业需求,联合省内4所公办高校落地包含畜牧兽医、现代农业技术、旅游管理、汽修等8个优质专业“3+2”中高贯通项目,搭建学生从中职到高职的升学“立交桥”,解决学生后续培养难题,极大地提升了就业率。自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以来,学校毕业生升学率在文山州毕业学生500人以上规模的中职学校中排名第一,2024年本科率提升400%,就业率近100%,基本实现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低进高出”的目标。

到广南工作将满三年,张骏的皮肤由白变黑、头发由黑变白,说起心中的愿望,他总是笑着说:“就希望结束任务前多想一些、多干一些,多帮助一些学生圆梦。”

作者:陶炳禄 谭海云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郜晋亮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