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系统总结“十四五”农民教育培训和农民体育工作经验成效,谋划“十五五”工作举措,日前,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副校长宋聚国率黑龙江、黑龙江农垦、吉林、辽宁、大连农广校农民体协负责人组成调研组,到内蒙古开展分区调研。
调研组深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富川现代肉羊产业化循环经济科技示范园区。该园区作为优质种羊繁育基地,以园区为主体,实施自治区百万肉羊联合体项目,利用“十统一管理模式”直接联系联合体成员单位(养殖合作社、养殖场、养殖大户)600户,户均增收5000元,示范带动农牧民3000户,户均增收2000元。
调研组在内蒙古鲜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调研,该公司作为自治区优质田间学校,先后组织开展600余次农牧民培训,并全程进行实地实践。是自治区农广校在基层的有效延伸,为服务自治区乡村人才队伍做出重要贡献。
在天赋河套总部基地,同时也是全国首个以农畜产品全产业链为核心的综合农业CBD中心。调研组深入了解了基地全产业供应链输出、全过程标准化追溯、全区域品牌化运营、全覆盖互联网商务、全方位云仓物流、全品类市场营销、全领域大数据共享“七大”体系情况。
在杭锦后旗誉诚育苗有限公司,总经理向调研组介绍了自己曾多次参加农广校的各类培训,积极提升个人能力,在他的带动下,不仅让公司自身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发挥了强大的产业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周边农户150余户共享产业发展成果,激发了周边农民参加农广校培训的热情,共带动周边农户参加农广校培训40余人次。
在内蒙古旭一乳业有限公司,公司负责人向调研组详细介绍了公司推行的“党组织+合作社+企业+基地”发展模式,盘活集体资产,发展特色种养、乡村旅游等产业,并创新推出“承包+租赁+寄养”三位一体经营模式,构建“公司+农户+基地”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土地流转、订单养殖种植、村民进厂务工等方式,建立起紧密的农企利益联结,带动周边500多户农牧民参与种植业和养殖业,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牧民增收。在为当地农民提供就业岗位的同时,董事长组织企业职工50余人参加农广校的各类培训,以提升企业职工的职业素养。
杭锦后旗大博金田机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飞,积极参加农广校组织的培训,在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带动周边20余人参加农广校组织的各类培训,同时利用所学的知识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和先进农机具的推广应用,使周边地区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转变,通过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农机产品,帮助周边200余户农民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产品产量和收入,促进了农业的规模化、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在伊利健康谷和智慧牧场,调研组了解了其在产业集群、科技创新、智能制造、智慧管理、数字化技术等方面的显著成就和贡献,为农广校体系今后发展提供了思路。
通过实地走访各个高素质农民实训基地、田间学校,调研组详细了解了自治区农牧民教育培训基地发展现状、田间学校作用发挥、农广校体系建设及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开展等情况。
同时,调研组还同内蒙古10个盟市农广校校长召开了座谈会,黑龙江、黑龙江农垦、吉林、辽宁、大连、内蒙古农广校及内蒙古10个盟市农广校校长分别汇报了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体系改革、农广校体系建设以及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存在的问题等情况。
调研组充分肯定了内蒙古农广校在体系建设中取得的成效。并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要强化政治引领。深入学习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和农业农村部党组要求,着眼乡村人才振兴;二是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做实做强农广校体系建设,办好新时代农民教育培育工作,大力推进群众性体育文化、打造“三农”政策宣讲阵地;三是强化研究、强化责任、强化宣传、强化能力,提升农广校队伍素质素养,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为乡村振兴贡献农广校力量。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昊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