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动态 详情

科技赋能小麦高产 中原中心召开小麦单产大面积提升现场观摩会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袁雅茹
  • 作者:李丽颖
  • 2025-05-24 19:42:52

5月21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原研究中心、作物科学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现场观摩暨座谈交流会在河南省商丘市召开。在睢阳区勒马乡中麦578大面积生产示范田,种粮大户王帅州详细介绍了中麦578播期播量、播种方式、水肥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控等关键技术的应用情况。他告诉记者,他的这块中麦578示范方种植面积超过了500亩,在睢阳区辐射面积3万亩以上,田间长势均匀,群体大,亩穗数53万穗左右;在2024年秋播以来冬、春两季及初夏长时间干旱,仅拔节期浇1水的条件下,籽粒灌浆良好,千粒重已达到当地常年52克的表现,预计亩产将超过650公斤。

中原研究中心小麦品质分子改良团队首席、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勇介绍,在当前小麦口粮紧平衡的情况下,通过选用中麦578、郑麦1860、郑麦136等主栽优良品种,应用精细整地、适期晚播适量播种、种子包衣、播前播后双镇压、肥水调控、病虫草害综合防控、全程机械化等综合技术,专家团队在河南省多个地市核心示范区围绕播种、拔节、灌浆等生产管理关键节点,开展“田间课堂”等多种形式的交流、观摩和培训;通过应用“多级联动”的技术推广模式,以示范和社会化服务为抓手,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的小麦生产管理水平,有效落实了技术到位率,推动了栽培管理等综合技术的转化应用和普及,提升了小麦生产的田间管理水平和科技含量,在应对2025年的春季低温冻害、冬春和初夏连旱对小麦生产所造成的逆境风险危害,提升小麦产业竞争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中原研究中心在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支持下,承担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重点开展了“院地协同 三位一体”的推广新模式,围绕河南省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通过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融合,扎实推进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新机制。2024年在河南省8个主要地市共13个国家粮油作物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示范县布设了20个百亩以上核心示范区、40个展示示范基地,辐射周边480多万亩小麦生产。通过建设种子、农技、植保、土肥相关领域“中国农业科学院专家组—省区域专家组—地市专家组—县(市)专家组—科技示范主体”的多级联动技术团队,在全省各地市布局技术指导组,在小麦播种、越冬、返青拔节、孕穗灌浆等关键农时,开展田间综合管理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为各地市农业技术推广提供人才支撑,形成“多技术集成、大面积普及”均衡增产的格局,进一步提高了我国农业大田生产综合关键技术到位率和覆盖面。

会议指出,要深入贯彻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聚焦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进一步加强问题导向的技术创新,做深做透技术集成;要持续优化“院地协同 三位一体”农技推广新模式,强化“四良融合”配套应用,统筹地方资源,精准破解产业瓶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和产业链延伸,通过打造全国农技推广样板,为河南粮食稳产增产减损提质增效提供坚实科技支撑。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丽颖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