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甘肃张掖甘州区“四建”模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刘漪婕
  • 作者:鲁明
  • 2025-06-09 19:07:11

近年来,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夯实基层基础、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借助现有政策资源、市场要素和社会力量,创新实施项目助建、村企共建、村村联建、单位帮建的村集体经济“四建”模式,构建起“多方联动、要素驱动、共同富裕”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格局。

聚焦改革引领——探索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创新路径”

甘州区建立“顶层设计+政策供给+要素配置”三位一体推进机制,实施“四建”模式系统集成改革,构建覆盖项目管理、资源整合、利益分配的全链条制度体系。

项目助建夯实发展“硬支撑”。甘州区充分发挥项目牵引带动作用,每年年初结合党员冬训、民主评议党员等工作,组织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研讨”活动,围绕民生、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领域建立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项目库”,探索推行“领导帮包、定期调度、考核评价”机制,明确县级领导包抓集体经济项目,推动项目全过程、全方位包抓推进。

村企共建奏响合作“最强音”。甘州区创新“村企共建”模式,建立村企共建服务机制,定期组织开展村企共建座谈交流会,共同研究产业布局规划、集体经济增收、利益联结机制等重大事项,推动村企之间建立“事务共商、政策共享、难题共解”的紧密联系。积极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每年通过举办村企共建项目路演会和集中签约仪式,为市场主体、村级组织、金融机构“牵线搭桥”。

村村联建蹚出振兴“共富路”。甘州区积极推动产业相同、区域相邻、资源相近的村连片发展,探索成立中心村(片区)党委区域化功能性党组织,通过联组织带提升、联技能带致富、联产业带发展的方式,让强弱村结成联建对子,以联建促发展,推动党建链联合、产业链贯通、服务链拓展、人才链聚合,实现优势互补发展,努力打造“一乡一业”“一乡多业”,形成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产业集群。

单位帮建跑出共建“加速度”。每年初,各村在乡镇的督促下主动对接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单位,协商制定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三张清单”,争取政策、项目、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支持。各机关单位通过帮助结对村协调资金、争取项目扶持,每年为帮扶村至少提供1项帮助措施,帮助村集体每年增收不少于2万元。

强化要素赋能——打造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强力引擎”

甘州区紧扣现代农业农村发展方向,通过撬动政策、资金、人才、项目等资源向农村倾斜,推动资源从“物理整合”向“有机融合”跃升。

谋全局筑牢“发展根基”。甘州区制定出台《甘州区村级集体经济三年增收行动方案》,因地制宜设置目标任务,明确发展路径、方法步骤和工作要求,做到增收有思路,发展有路径。健全完善区、乡、村三级集体经济项目建设长效机制,先后实施特色产业培育项目38个、扶持壮大集体经济项目88个、红色美丽村庄项目2个,持续激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活力。

抓组织建强“红色堡垒”。甘州区坚持支部引领,支持和鼓励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农牧民合作社负责人或带头领办创办合作社,全区村党组织领办创办集体性质合作社169个,农村经济组织320多个,增强了村党组织书记抓产业谋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按照“组织共建、资源共享、产业共育、发展共赢”思路,整合各方资源,组建中心村(片区)党委、产业链党委等功能型党组织,带动片区村产业发展。

拓渠道提供“动力源泉”。甘州区探索实施“村企合作、产业联动、共同发展”模式,引入投资主体,实现市场化运行,依托合作企业资源好、销路宽、技术佳的优势,实现长远发展。以清单为导向,围绕研究确定的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帮助解决破损路面修复、健身器材安装等民生实事106件。持续深化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机制,通过整合项目、资金、信息、人才等资源,组织60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以“一对多”方式与244个村党组织全面建立帮扶对子,帮助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坚持民生共富——转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致富之门”

甘州区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载体,扎实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建设,构建起“产业强、集体富、农民乐”的乡村发展新格局。

甘州区推行“一村一方案”,谋划包装涉及民生保障、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村级项目266个,因地制宜谋发展。立足现代寒旱特色农业、特色养殖、农业社会化服务、乡村旅游、民俗文化等主导产业,成立产业链党组织7个、链接带动34个村、12家龙头企业和43个农民合作社抱团发展,建成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示范点50多个,带动100%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90.57%的达到20万元以上,村均收入达46.51万元,实现了产业发展、群众致富、集体增收同频共振。

甘州区深化“党建+产业”组织振兴模式和村集体经济“强村帮弱村”结对机制,22个中心村(片区)党委通过联组织带提升、联技能带致富、联产业带发展的方式,辐射带动127个村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文旅民宿、仓储物流、蔬菜加工等项目,形成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产业集群,达到了“1+1>2”的效果。深入推进“四建”模式,积极进行村级集体经济公司化改革,50个试点村村均增收25.06万元、达到74.95万元,带动全区190多个村开展集体经济公司化运营改革。

甘州区深入开展“民企兴村”助推乡村振兴行动,引导57家企业与83个村开展共建合作,落地村企合作项目65个,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563万元,带动1.5万余人就地就近就业,实现了村集体、群众、企业“三方共赢”。健全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机制,充分释放改革红利,鼓励村集体公司将经营利润50%用于股东分红,30%用于公司盈余公积,20%用于村级公益事业,在村民稳定增收、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企业持续发展的同时,实现资本的良性循环。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鲁明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