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他们的致富路,飘着“菌儿香”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杨晰然
  • 作者:张云凤 李德婵等
  • 2025-06-26 07:31:20

雨后的青山,菌香四溢。在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的森林里,野生菌又迎来了新一轮的生长季。这些大自然的馈赠,对于许多偏远乡村的村民来说,既是难得的美味,也是重要的经济来源。然而,由于距离城镇遥远、交通不便,村民们往往难以独自将捡到的野生菌运往市场售卖。于是,乡村“收菌人”便成为了这一特殊时期不可或缺的角色。

“收菌人”曹世帆在分拣收购的菌子。李德婵 摄

每年6月至10月,是拾捡野生菌的黄金期。在平村乡那玉村,曹世帆家的野生菌收购点也成了这段时间村里最热闹的地方。早上十点多钟,捡菌的村民们陆续下山,他们背着装满各类野生菌的竹篓,来到收购点售卖。“收菌人”曹世帆凭借多年的经验,仔细地挑选、分拣,判断野生菌的品种和品质,剔除掉那些不新鲜或有毒的菌子,确保收购的野生菌质量可靠、安全无虞。“收来的菌子,当天就拉出去卖了,有些时候一天会收得一两千斤,销路完全不用愁。”曹世帆笑着说。

曹世帆介绍,平村乡森林资源丰富,野生菌产量可观,二十多年前,村里的路不好走,商贩大多时候进不了村子,群众捡到的野生菌只能烘干或水煮保留,经济效益不明显。于是,她便买了摩托车,摇身一变成了“收菌人”,在家门口做起了收菌的生意。品质好的就卖鲜菇,差一点的就烘干,根据客户需求还可以油炸或水煮……在她的手上,村民采回来的每一朵可食用野生菌都能变成钱。

“每天都出去找菌子,基本都有一百多块钱的收入,拿来这里卖,当天就能拿到钱,每年捡菌收入能有一万至两万元左右。”平村乡那玉村村民曹白军乐呵呵地分享着自己的喜悦。

品相好的菌子将运往市场销售。李德婵 摄

村子周边还有其他的“收菌人”,曹世帆所熟识的就有八九个,大家根据市场价格给出合理的收购价,仅她手上每年向村民支付的菌款就达一百万元左右。因为集中收购有产量,曹世帆在收购点还吸引了不少商贩前来订购。

“收菌人”金其龙与曹世帆已经合作了五年,每年都会准时来收购烘干的羊肝菌。“她烘干的羊肝菌品质那是没的说,根本不愁卖。而且平村这里的野生菌产量高、品质好,在市场上特别受欢迎。”

乡村“收菌人”的出现,不仅帮助村民解决了野生菌销售的难题,也让这深山“鲜味”能够及时地流向市场,走上市民的餐桌。在临翔区的山林之间,“收菌人”用他们的智慧和勤劳,与村民一起铺就了一条“菌香飘逸”的致富路。

作者:张云凤 李德婵 陈登竹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