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新疆托里县:按需包联提升帮扶质效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葛羚羚
  • 作者:李道忠 李景松
  • 2025-07-08 20:44:49

为解决包联对象不精准、任务不明确、包联“走形式”等问题,近年来,新疆托里县坚持在全覆盖包联的基础上,突出精准按需包联,推行“四联四包”工作机制,建立常态化包联措施,做到基层真缺实需、干部真帮实扶、包联真见实效。

“四联四包”工作机制体现在,县级领导联乡包村、县直部门联动包村、乡镇干部联片包村、村干部联格包户。明确县“四套班子”领导全部包联乡镇,每个乡镇至少由1名县委常委和2名以上政府、人大、政协班子成员及其他县级干部包联,同时延伸包联所包乡镇的后进村、一般村,并联系6户至8户重点户,每月深入实地调研、现场办公不少于2次。在找准单位“有什么”和村“缺什么”的结合点基础上,将部门所能与村所缺精准匹配,通过制定1份帮扶计划、领办1批民生实事好事、化解1批矛盾纠纷、形成1份高质量帮扶报告等“九个1”包联帮扶措施,加大帮扶力度、拓宽帮扶广度。落实乡镇干部岗位在村工作机制,精准分析村基本情况和特点不足,将全县633名乡镇干部,采取老中青搭配、专业干部组团攻坚等方式下沉一线工作,确保每个村都有群众工作经验丰富、解决处理问题能力强的下沉干部参与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工作。将村“两委”干部等各支力量编入网格,每人包联15至25户群众,通过重点访、常态访等方式,开展社情民意收集、困难诉求帮扶等工作,实现包联对象“常联系”、包联工作“见实效”。

同时,托里县建立实绩捆绑机制,将包联工作实绩纳入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重要内容,与干部年度考核、选任晋级、评优评先挂钩、与“五个好”标准化规范化党支部建设、年度考核“捆绑”,倒逼包联帮扶工作走深走实。

截至目前,推动后进村、一般村晋位升级“五个好”党支部22个,帮办民生实事500余件,解决群众困难诉求2万余件。

作者:李景松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道忠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