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聚力“三色”共融 绘就浪漫湾沚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葛羚羚
  • 作者:刘志强
  • 2025-07-08 20:47:10

近年来,安徽省芜湖市湾沚区坚持全域美丽与共同富裕协同发展理念,深耕丰收节“后半篇文章”,以城乡融合为笔、山水田园为卷,擘画出“农韵作底、水乡成脉、丰收铸魂、共富立核”的全域发展蓝图。2024年,全域乡村接待游客达300余万人次,拉动消费39.40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3.65万元,城乡收入比缩减至1.475,一幅“浪漫湾沚”与“活力新城”交相辉映的美好画卷正徐徐铺展。

坚持系统谋划,筑造发展底色。将“千万工程”经验融入和美乡村建设全过程,以高标准规划、政策、制度体系搭建和美乡村“四梁八柱”。一是精心绘好“一张图”。紧扣“鸠兹故里、航空新城、和美乡村、浪漫湾沚”发展定位,高标准编制《湾沚区全域乡村发展规划》,以650平方公里全域为画布,构建“一心、一廊、一带、三片区”的“一景式”总体格局,指导各镇错位发展、协同共进,航空湾沚展翼腾飞、艺创六郎墨染烟雨、水韵陶辛荷香十里、激情红杨赛事燃情、丰收花桥硕果累累,形成了“一镇一品”的特色实践。全面集成“一笔钱”。二是构建“争取中央支持、省市奖补、区镇主投、村居补助、农户自筹”的经费保障机制,有效整合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5.8亿元;产业发展上,每年安排2000万元以上的都市型生态农业发展专项资金,设立1000万元农业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年担保贷款额度5000万元以上,并逐年增加。三是系统构建“一盘棋”。推深做实区镇村三级书记共抓责任制,区委常委会坚持季度召开推进会、年度召开现场会,定期专题研究分析和美乡村建设工作;所有区党政领导直接联系服务镇村,分管区领导每月高频调度,建立“现场调度、暗访通报、督导整改、考核评价”四项工作机制,全力推动一线解决问题,一线抓好落实。

坚持多维融合,塑造水乡特色。以系统协同思维,推进乡村环境优化,从增“颜值”到提“气质”。一是水绿相融优生态。依托“三江五湖”生态本底,建成13条美丽河湖绿廊,串联5个精品示范村、57个和美乡村与31.56万亩良田,绘就“水网纵横映白墙,稻花香里说丰年”的田园画卷。持续推进全域美丽大花园建设,组织开展边角地、废弃地、荒山地、拆违地、庭院地等“五块地”大绿化,5镇67个村实现省级森林镇、村全覆盖,逐步凸显人与山水林田和谐共生、绿色发展与美丽乡村相得益彰的水乡特色,形成“人在景中居,绿从画中来”的生态长卷。二是农旅相融优业态。以全产业链思维推动抱团取暖、错位发展。“一镇一花”绘就缤纷大地艺术,湾沚樱花文化园、六郎郁金香花海、陶辛万亩荷花、红杨玫瑰风情、花桥桃花观赏采摘;“一镇一宴”塑造沿江独特味道,深挖地方饮食文化,将乡土人情、民俗文化融入宴席之中,精心打造“状元宴、八仙宴、荷花宴、百家宴、丰收宴”五大主题宴席;“一镇一赛”打造赛事集群,联动和美乡村点位,推出湾沚山地越野自行车赛、六郎自行车挑战赛和围棋赛、陶辛机车文化节、红杨越野车王争霸赛、花桥铁人三项赛等乡村体旅赛事,青年友好型城市魅力不断彰显。三是片区相融优形态。深挖资源禀赋,放大特色资源优势,突破行政区划,统筹要素保障,开展和美乡村精品示范带建设。以六郎北陶、湾沚桃园、花桥横岗、杨黄路沿线打造“渔音绕粮”示范带,陶辛双桥、湾沚罗保、红杨周桥、湾石路沿线打造“荷光山色”示范带,湾沚百花、花桥复兴、G329、九三路沿线打造“一路生花”示范带,建设更有辨识度和差异化的片区特色,不断创新乡村联片运营发展载体新形态。

坚持长治长效,营造靓丽成色。积极探索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的经验做法,巩固整治提升工作成果,乡村呈现长久和美、宜居宜业新气象。一是创新机制,强化“执行力”。建立健全责任体系,实行环卫物业化管理,建立道路、村庄、水体、农田、山林、圩堤的分镇分片保洁制度,实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通过明查暗访、季度评审、定期通报等形式,开展常态化考核,2024年兑现优秀建成点位管护奖补资金360万元。二是分类施策,提升“战斗力”。聚焦“一部、四沿、五旁”开展村庄清洁综合治理,2025年以来累计清理建筑垃圾、白色垃圾等近1.7万吨。织密区镇村三级农村户厕和公厕管护联络网,实施旱厕“清零专项行动”。优化“黑灰”一体化分散处理模式,推动农村厕所粪污处理和生活污水治理有效衔接。整治问题小微水体320个,清理村内河塘沟渠、排水沟1130余处。生态治水“湾沚模式”在全省推广复制。三是党建引领,凝聚“向心力”。坚持抓镇促村,创新“陶辛夜话”“红杨夜访”“广场问政”等群众工作平台,推动党员干部到一线听诉、一线办公、一线解决问题,引导广大村民自觉参与村庄环境改善、建设和管护全过程。充分发挥区镇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采取人居环境季度考核“赛马”评价机制,评价结果与考核资金挂钩,2024年兑现乡村振兴发展绩效奖金220多万元。

作者:刘志强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