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浙江天台:三十载不懈打造“流动堡垒”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葛羚羚
  • 作者:朱海洋
  • 2025-07-10 22:31:29

最近,来自上海、江苏、安徽等地的天台籍流动党组织的书记们,在位于上海青浦区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聚首,观摩学习、工作汇报、分享交流。每回参加类似活动,都会让大家感觉到,有组织就是不一样,离土离乡不离党,党员到哪都有家。这个“流动堡垒”,浙江省天台县已持续打造了整整30年。

天台是个“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山区县,为谋生路和发展,上世纪90年代开始,当地农民纷纷外出经商。当时,仅在上海的北京路一带,做生意的天台人就有4000多人。截至目前,全县外出流动人口就有17.68万人,占到全县总人口的30%,其中,流动党员占农村党员的约两成。

当时,外出党员成了“断线风筝”,不但无法正常参加组织生活,就连党费都不能及时交上。1995年1月14日,全国首个跨省流动党组织——浙江天台驻沪流动党支部宣告成立,由天台县委和虹口区委共同管理,从此结束了“税费当地收,党费往回邮,组织生活年底凑,怀揣关系到处游”的松散管理。

很快,不少流动党员拿着报纸在上海找到了自己的党组织,通过流出地、流入地齐抓共管,有了跨越山海的“红色家园”。这种创新模式也迅速打开天台流动党员在全国党建新局面,截至目前,该县已在全国外出人员集中地建立了2个流动党委、4个流动党总支、40个流动党支部。从东海之滨到雪域高原,从南国春城到大漠边疆,这些党组织既是在外天台籍党员的“一个家”,也是天台人经济的“一根藤”,更是天台党建的“一面旗”。

在外头,天台协调落实流动党组织党员活动中心,建设规范化的党建阵地,同时在经费上予以保障,选配党性强、能力强、服务强的党员进入支部班子,提升综合素质和党务工作能力水平,还引导设立党员关爱基金,深入开展嘘寒问暖、真情送暖、抱团取暖“三暖行动”,以及“有事共同商、有难大家帮”等活动,为在外流动党员提供各项服务。

另一方面,天台充分利用流动党组织平台和纽带,号召广大流动党员“发展不忘党员身份、致富不忘社会责任”,服务他乡、服务家乡、服务老乡,推动流入地流出地联动发展。吴武军是天台在沪流动党委虹口支部的书记,26岁就到上海闯荡,靠做沙发起家。2016年,他被推选为县里的党代表,也把事业搬回了老家。

在平桥镇创旗村,如今,吴武军的近千亩香榧林陆续进入盛果期。老百姓不光流转土地有租金,采香榧、剥香榧又有务工收入。此外,他每年加工100吨糯米白酒,旗下还有160亩的葡萄园和100多亩的茶园,前前后后竟投了数千万元,每年光工资就得支出三五十万元。正因为他的到来,也让这个昔日濒临衰落的“空心村”,逐渐焕发出新活力。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天台在外创业务工人员中,资产上千万的有6000多人,过亿的有200多人,每年为家乡捐款捐物超500万元。这些年,在外流动党员回乡总投资更是累计达30多亿元,另外还有200多人返乡担任村干部。背后,正是因为有了党组织这个“流动堡垒”,才使流动党员在异地有了“温暖的家”、有了发挥作用的平台,也有了建设家乡的桥梁纽带。

天台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三十载风雨兼程,天台流动党组织从黄浦江畔的“星星之火”,燃成遍及全国的“红色灯塔”,印证了唯有组织扎根,党员才有归属,唯有服务贯通,党建才有生命力,为新时代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深化区域协同发展写下了鲜活注脚。今后,天台将竭尽所能优化营商环境,发挥好社会主体、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作用,形成以“千万工程”牵引缩小城乡、地区和收入“三大差距”的强大合力,奋力谱写“现代化和合名城”的共富新篇章。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朱海洋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