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商柜台里的“小确幸”

2025-07-17 17:02 来源:中国农网 编辑:吴叶琪 作者:​孙白冰

在北川静谧的山乡小镇,四川北川农商银行禹里支行的柜台,是小镇生活跳动的脉搏。当卷帘门升起的那一刻,迎接的不仅是新一天的营业,更是街坊邻里的信任与托付。这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日复一日的迎来送往中,沉淀下无数微小却足以温暖人心的“小确幸”。

晨光里的“第一声问候”

早上九点,北川农商银行禹里支行大厅的玻璃门已透出太阳的光线,各位同事整理好着装,调整好微笑,开启了一天的营业。第一位客户是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婆婆,她是卫生院退休的,是我们的常客。她和她儿子都是每月按时来取钱。他的儿子是一位聋哑人。春天和冬天他就开着他的老爷车拉着他母亲来取钱,夏天和秋天就开一辆电动三轮车。婆婆每次都会和我们聊天,还说她家就在农商银行后面让我们有空去玩。

这些熟悉的客户每次来都会和我们聊天,我们也会帮乡亲们看补贴是否到账,帮老年人核对养老保险……柜台很小,却承载着无数人对生活的期望。

琐碎中的“安全感”

柜台不仅是办理业务的地方,更是“反诈前哨站”:拦截冒充子女的转账,识破“投资养老”骗局,守护大家的“钱袋子”。记得有一次,一位老爷爷行色匆匆地来到柜台,要求立刻给他取几万块钱,声称要去买净水器,名额有限,去晚了就没了。当班柜员察觉到这种大额取现不符合老年人的日常消费水平,且在小镇上,这么多年一直喝的山泉水,无需净水器。便一边安抚客户情绪,一边详细询问情况。经过耐心沟通,柜员发现这可能是外地的不法商人想要诈骗老年人的资金。支行员工们一起向客户解释,让老爷爷不要被不法商人洗脑,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最终,在大家的努力下,成功避免了客户的资金损失。事后,客户感激不已。类似这样诈骗老年人养老金的事情,在柜台时有发生,我们用专业和警惕,守护着大家的“钱袋子”,让客户在面对复杂金融环境时多了一份安心。

我们还经常在柜台外捡到很多“宝贝”,婆婆的帽子、爷爷的水杯、小孩的“奥特曼”等。在发现的第一时间我们都会电话联系他们,联系不上的就放在大堂柜子上。这些琐碎的小事拼凑出了我们工作的点点滴滴,把客户与我们的心越拉越近了。

平凡岗位的“金融匠心”

银行业的变化要求我们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提升业务技能。我们要像海绵一样吸收新知识,更要传承农商前辈“用脚丈量风险,用心读懂需求”的职业基因。70载风雨兼程,我们始终如一。服务“三农”是农商人几十年的坚守,无论是哪项业务我们都要坚守合规底线,为客户的资金保障,为自己负责。须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不停地学习才会让自己进步,掌握更多的业务知识才能更好地服务客户。青年人更应沉下心来认真学习,深耕“三农”。客户经理皮鞋上的泥土、柜员手指上的老茧。我羡慕前辈们面对客户时的游刃有余,为自己的解释不清懊恼,渴望能像大家一样直接读懂客户的需求。我们的奋斗也需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在积累中等待破茧成蝶的时刻。

日复一日的坚守,让金融不再是冰冷的数字。每一次真诚的微笑、每一句耐心的解答、每一回果断的反诈拦截,都化作有温度的生活守护,在农商柜台这片小小的天地里,绽放出最温暖的光芒。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