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重大检疫性入侵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示范会在新疆成功召开

2025-07-18 22:32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编辑:杜娟 作者:刘趁

近日,“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农业入侵生物扩张蔓延机制与高效防控技术研究”项目组在新疆昌吉与和田成功组织召开“马铃薯甲虫和苹果蠹蛾区域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构建与应用示范现场评价暨防控技术培训会”。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农业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植物保护检疫站、新疆农业大学等单位60余名领导和专家参加了活动。

围绕马铃薯甲虫,项目组首先展示了苏云金芽孢杆菌(Bt G033A)拌种薯和幼虫喷施的绿色防治,粮油间作-天敌储蓄的生态调控,天敌蠋蝽的规模化扩繁等多项技术,集成了以“白僵菌/Bt-G033A拌种薯+蠋蝽释放+间作功能植物+Bt-G033A喷施”为核心的马铃薯甲虫区域绿色防控技术模式,示范区马铃薯甲虫综合防效达95%。

围绕苹果蠹蛾,项目组展示了智能监测预警与野外快速精准鉴定、低成本长持效性诱芯、抗紫外线苹果蠹蛾颗粒体病毒(CpGV)微胶囊制剂、基于银行植物的生态调控等多项技术,集成了潜所诱杀与生防菌剂协同增效等综合防控技术,形成了以“监测预警+生态调控+迷向干扰+科学用药”为核心的苹果蠹蛾区域绿色防控技术模式,示范区天敌种群数量为对照区的2.67-3.54倍,对苹果蠹蛾的综合防效达87.3%,化学药剂减施达50%。与会领导和专家充分肯定本次活动成效,认为本次活动全面展示了两种重大检疫性入侵害虫高效绿色防控技术的创新成果,示范效果显著;同时,结合现场观摩评价与防控需求研讨,与会专家建议进一步强化技术模式的示范推广,扩大应用覆盖面,提升防控成效。

据悉,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国,种植面积达780万公顷,年产量超过1.1亿吨,产值达2200亿元。我国苹果种植面积达198万公顷,年产量超过4400万吨,产值达3500亿元。马铃薯甲虫是国际公认的马铃薯毁灭性检疫害虫,在我国新疆北部大部分区域均有分布,防控手段单一,长期依赖化学农药,抗药性严重,防控形势严峻;苹果蠹蛾每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6亿元,潜在经济损失140亿元,严重威胁我国水果(尤其是苹果)优势产区的生产安全,当前,苹果蠹蛾防治主要依赖化学杀虫剂,频繁使用导致抗药性问题突出。据此,二者均被农业农村部列入《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和《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全面加强管控。

自“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农业农村部全面贯彻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制度优势,聚焦重大行业需求,系统谋划和部署有组织科研攻关。2021年,在农业农村部的支持下,中国农科院植保所联合新疆农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动物所等10家国内优势科研机构,率先启动“重大农业入侵生物扩张蔓延机制与高效防控技术研究”专项,聚焦苹果蠹蛾和马铃薯甲虫等重大外来入侵物种对象开展联合攻关。项目实施近5年来,累计发表科技论文35篇,研发监测防控技术和设备9项,形成防控中试产品5项,开展防控技术培训15场,核心技术产品示范面积达870亩,辐射防控面积超过85万亩次,挽回经济损失达5.18亿元,有力维护了我国马铃薯和仁果类水果产业的健康生产,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趁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