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下,中老边境线上的云南普洱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整董镇的公路旁,堆成小山的金黄色蜜本南瓜,映着瓜农的笑脸。收购户岩伦的磅秤前排着长队。“温罕,这车南瓜个头匀称得很!”他一边记录,一边和乡亲分享喜悦。作为整董镇优势产业,蜜本南瓜今年迎来好年景:全镇1100亩喜获丰收,亩产约2吨,每斤4元的收购价让种植户乐开了花。
整董镇街边堆满南瓜。王耀萱 摄
然而年初,一场病虫害给丰收蒙上阴影。“看着瓜苗叶子一片片蔫下去,有的瓜长歪了,心里真是急得不行!”曼稼村种植户岩罕凤提及当初仍心有余悸,“就怕一年辛苦打水漂。”叶片萎蔫、果实畸形,威胁着全镇的南瓜产业。
烟农普文强发现岩罕凤他们缺乏技术指导,赶紧联系了江城县烟草专卖局整董镇烟站的技术员杨东。烟站科研团队闻讯而动。“我们虽不是专门研究南瓜的,但作物病虫害防治原理相通。看乡亲们着急,必须帮一把!”技术员杨东道出初衷。他们带上设备,一头扎进田间。
杨东带领烟站科研团队在瓜田观察了好几天,仔细查看病株,采集样本。经过一番排查,诊断明确后,一套防治方案迅速出炉。
“我们指导农户精准选用低毒高效药剂,严格规范喷施方法,”杨东介绍,“既要控病害,也要保环境、保瓜果。”团队还在曼稼村的200亩示范田内,向瓜农们推广夜蛾黑卵蜂等生物防治技术。
岩罕凤指着自家饱满的南瓜感慨:“多亏了这些技术员!他们指导得细,见效快,不到两周瓜苗就缓过来了,这才保住收成。”
整董镇收购蜜本南瓜。王耀萱 摄
闯过难关,整董镇南瓜产业更红火。如今,像岩伦这样的本土收购户已有10多家,改变了“被动等客”局面。龙头企业通过“订单+代收”模式,为200多个种植户提供从种源、技术到包销的全链条服务。“现在只管把瓜种好种甜,熟了直接拉来卖,”岩罕凤拍拍鼓鼓的钱包笑道,“钱袋子比南瓜还鼓!”
整董镇瓜农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王耀萱 摄
晚风轻拂,满载南瓜的货车沿着山间轰鸣着驶向山外。2025年,整董镇蜜本南瓜产业预计产值超900万元,带动500余名群众“务农、顾家、挣钱”三不误。从零散种植到集群发展,从被动应对到科技护航,这条山间公路,正见证科技赋能的传统产业,铺就乡村振兴的金光大道。
作者:马宁琦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