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社会 详情

百余新品种亮相京津冀鲜食玉米产业大会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葛羚羚
  • 作者:芦晓春
  • 2025-07-21 12:57:56

7月18-19日,第三十二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系列活动“2025京津冀鲜食玉米产业发展大会暨第十一届北京鲜食玉米节”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通州种业园科研育种基地举办。大会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粮食作物创新团队等联合主办,吸引来自京津冀及全国的31家企事业单位参展,集中展示了138个鲜食玉米新品种,包括甜玉米、糯玉米、甜加糯、香味糯等不同类型,全面呈现了京津冀及我国鲜食玉米种业创新成果与产业发展活力。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我国鲜食玉米种植面积已达2600万亩,年产果穗750亿穗,是保障“大食物观”、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持续创新攻关,在鲜食玉米种业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选育并审定了“京科糯2000”“京科甜608”“农科糯336”“京紫糯519”等鲜食玉米品种50多个。其中,“京科糯2000”成为我国鲜食玉米种植面积最大、范围最广的主导品种,累计推广上亿亩,同时实现向国际输出,种子及产品已远销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农科糯336”凭借高叶酸、甜加糯,以糯为主、糯中带甜的特殊品质,占据北京鲜食玉米种植面积的60%以上,并荣获“中国农业农村十项重大新产品”称号,2023-2024年连续入选全国农业主导品种,2025年入选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今年最新审定的“京紫糯519”则以高花青素、甜糯结合的独特优势成为焦点,其籽粒、穗轴呈紫色,兼具“石榴红”外观、“脆甜糯”口感与“玫瑰香”风味,成为集营养、口感、颜值于一体的“三好”品种,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和喜爱,将引领该类型品种的创新发展。

大会期间,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与山西中科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京紫糯519”产业化开发协议,共同推动该品种的产业化推广应用。“京紫糯519”适应性强、产量稳定,可做鲜果穗销售及速冻、真空加工等多元化用途,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鲜食玉米产业链延伸提供有力支撑。

大会还发布了优秀展示品种,其中,“京科糯3000”“燕图5号”等6个品种被评为大会优秀展示糯玉米品种,“京科甜509”“闽双色10号”等6个品种被评为大会优秀展示甜玉米品种,“京紫糯519”“京科糯521”等10个品种被评为大会优秀展示甜加糯玉米品种。

本次大会通过“品种展示+田间品鉴+产业交流”模式,搭建起“产学研用”一体化交流平台。活动现场设置了新品种品鉴区与种植区观摩环节,吸引了300余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及市民参与。通过品鉴鲜嫩果穗、体验采摘乐趣,消费者直观感受到鲜食玉米的品质提升与品类创新。参会种植大户表示,优质品种的推广显著提高了种植效益,助力增收致富。

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我国鲜食玉米产业的科技实力与市场潜力,更为深化区域合作、促进产业升级注入新动力。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优势,强化种业创新、产销衔接与品牌培育,助力鲜食玉米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芦晓春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