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艳玲
日前,在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村委会院内,东坡区人民法院富牛人民法庭对一起耕地经营权流转纠纷案进行了一场巡回审判,吸引了本村及周边村庄的众多村民前来旁听。该案被告冯某某从东风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以下简称“联合社”)流转了310余亩土地后未支付租金且撂荒部分耕地,联合社复耕后多次协商无果因此起诉索赔。法庭当庭宣判:冯某某须支付拖欠租金、违约金及合作社垫付的4.7万余元复耕费及利息。
是非已明,但此案承办人、富牛人民法庭法官郑洋洋并不急于离开,反而和旁听案件的村民们摆起“法治龙门阵”:“农民在流转耕地经营权时,既受合同条款约束,也受执法监督。一旦出现土地撂荒、闲置、‘非粮化’等情形,相关责任人必须整改,并承担相应费用。”村民们纷纷表示:“以前觉得签完合同就没事了,今天才晓得撂荒也要担责!”
图为东坡人民法院富牛人民法庭。受访者供图 这场审判是富牛人民法庭“司法护粮”行动的一个缩影。自2023年6月被赋予眉山市涉农案件集中管辖职能以来,富牛人民法庭对涉农案件专业法庭的探索实践备受关注。该专业法庭的实际运行效果如何?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专业法庭直指现实所需
2022年以来,眉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启动“法护粮安”工程,搭建“天府粮仓”巡回办案点、“天府粮仓”司法助农专家服务站、涉农案件专业法庭等“1+5”司法支撑体系,富牛人民法庭由此被确定为眉山市唯一的涉农案件专业法庭。“涉农案件专业法庭的试点任务很明确:聚焦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提供专业化的司法保障。”郑洋洋告诉记者。
这一探索也深植于“天府粮仓”建设的法治需求。“‘天府粮仓’建设不仅是生产问题,也是法治命题。”眉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付宝表示,近年来,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与改造的大力推进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涉农纠纷呈现出业态更新、发生频率更高的发展态势。“不要小瞧涉农案件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大部分种子质量纠纷案件需要专业司法鉴定才能厘清事实;新业态涉农纠纷缺少前例参考,如农产品直播的侵权纠纷,审理难度很大。这对审判人员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涉农案件专业法庭的设置直指群众需求。”付宝介绍。
47万元种子案背后的专业求索
在富牛人民法庭的案例库里,一起标的为47万余元的种子烘干合同纠纷案充分体现了涉农案件的复杂性和专业性。
2023年秋收时节,种植户张某某培育的水稻种子因发芽率不足50%,被种子公司拒收。这些经过烘干精选的36.9吨水稻干种,原本可以按每公斤16元的种子价格出售,最终却只能按照普通稻谷每公斤3元的价格卖出,损失总计47万余元。张某某认为,给他烘干种子的合作社使用了过高的温度,“灼死”了种子,导致他损失惨重,于是将该合作社起诉至富牛人民法庭。该案的焦点为:张某某的种子发芽率低是烘干不当所致?还是烘干前已经变质?
该案承办人、富牛人民法庭法官张莉向东坡区农业农村局的专家求证,了解到水稻种子的安全烘干温度应控制在45℃左右,过高温度会严重降低发芽率。庭审中,张某某提交了自行留样的烘干前湿种鉴定报告,证明种子烘干前的发芽率为91%,但因留样程序不规范(双方未共同签字确认),这一证据未被法庭采信。法官指出,作为专业的育种机构,被告合作社既未对烘干前的湿种共同留样,交付干种时也未提供发芽率检测报告,导致无法证明种子在烘干前就有缺陷,应承担举证不能的后果。2024年8月,法院判令被告赔偿原告47万余元。被告不服提起上诉,眉山市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用好“三招”解“三难”
郑洋洋介绍,富牛人民法庭受理的涉农案件普遍存在“三难”:举证难,农民取证意识不强,比如有的农户卖了柑橘没收到货款,到法院起诉时手上连一张欠条都没有;专业认定难,审理涉农案件的法官不仅要具备法律知识,还得了解一定的农药配比、土壤墒情等农业知识,否则和当事人沟通都困难;群体纠纷化解难,例如土地纠纷动辄涉及整村农户,当法官面对众多当事人时,审判和调解纠纷的难度都会增加。
图为富牛人民法庭的法官在田间地头与村民拉家常、开展普法宣传。受访者供图 面对“三难”挑战,富牛人民法庭在审判实践中逐渐摸索出化解涉农矛盾的“三招”。第一招是诉前调解。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2024年初,富牛镇8户果农将已签下订单的柑橘出售给他人,被收购方起诉。法庭调查发现,老人们大多对合同条款懵懂不解。法官立即联合富牛司法所驻村调解,苦口婆心地劝解果农:“大爷,这合同有您签的字,您就得履行合同义务。”经过法官用乡音耐心释法,果农们最终同意了对方提出的调解意见,这场纠纷得以顺利化解。第二招是巡回审判。巡回法庭便民又普法,法官们携带国徽与案件卷宗穿梭于辖区村镇,让打官司的农民省去奔波之苦,让法治以最直观的方式根植乡土。这样在稻田边、村委会进行的法庭审判,是真正走到老百姓身边的普法宣讲、以案释法。第三招是判后回访。裁判文书的送达并非案件的终点,要通过回访来确保判决得到正确执行,促成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得到实质性化解。郑洋洋说,回访有助于法官了解群众对裁判结果的意见、案件的执行情况,也更有利于法官进一步向当事人释理说法、化解矛盾。
据介绍,2024年,眉山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99万亩,产量128万吨。永丰村党委书记李雪平望着一马平川的高标准农田,笑称这是“法治高产田”。他说:“田要种得好,法治护航不可少。”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