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八届中国(鄂尔多斯)国际羊绒羊毛展览会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举行。作为我国羊绒羊毛产业的“第一品牌”展会,这场世界级盛会,不仅是尖端技术与创新创意的集中亮相平台,更构建起集品牌推广、商贸合作、学术研讨等于一体的国际化产业生态枢纽。
在本次展览会上,鄂尔多斯市农牧局携三大突破性科技成果亮相展会,以技术创新破解阿尔巴斯绒山羊产业发展的痛点与瓶颈。
《阿绒羊芯一号—阿尔巴斯绒山羊50K基因育种芯片》的问世,为阿尔巴斯绒山羊装上了“基因密码锁”。作为全球唯一能从基因层面鉴定并全面解析阿尔巴斯绒山羊的技术产品,它不仅终结了羊绒品质下降、盲目引种等行业顽疾,更为保种育种、产品溯源等全链条提供精准支撑。通过降低分子育种成本、提升种羊选育效率,这张“身份证”为种质资源保护与创新利用奠定了不可替代的技术基石。
针对传统羊绒产品在运动场景中的功能短板,《新型功能化阿尔巴斯羊绒针织纱及加工新技术》给出了系统性解决方案。通过羊绒与新型功能纤维的创新配比、无水超临界二氧化碳整理技术的应用,产品实现了抗菌、防臭、防螨的多重突破,且全面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在此基础上开发的运动休闲服饰,彻底打破“羊绒只能保暖”的认知,推动羊绒应用从高端服饰向多元场景跨越。
另外,阿尔巴斯绒山羊的优良品质曾受限于110%的低产羔率,而《阿尔巴斯绒山羊高效繁殖技术》的发布,则通过营养调控、精准配种等技术组合,将产羔率提升至142%,最高达182%,30.2万只的示范推广规模印证了技术的成熟度。这一突破不仅直接提升养殖效益,更为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扫清了核心障碍。
据了解,从基因层面的精准把控,到产品功能的场景革新,再到养殖效率的本质提升,阿尔巴斯绒山羊产业的每一步突破,都在书写草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范式。在科技的赋能下,这条连接全球的“绒链”,正成为鄂尔多斯递给世界的一张闪亮名片。
据鄂尔多斯农牧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通过联合高校、科研院所与产业链企业,聚焦遗传育种、营养调控等关键领域持续攻关,以“科技+协同”双轮驱动,破解品质稳定性、品牌溢价能力等深层问题,推动产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效益,从传统养殖迈向智慧化生产,最终实现“中国绒都”向世界级产业高地的跨越。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昊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