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上获悉,自2023年3月《云南省古茶树保护条例》施行以来,该省各有关州(市)和部门围绕古茶树资源调查登记、规划保护、品牌打造和文旅融合发展等重点工作,推动古茶树资源科学保护、规范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有力促进了茶产业提质增效。
依托数字林业建设,建成古茶树管理系统和基础信息库,目前,云南共登记古茶树资源面积67.66万亩、2062万余株。初步统计,共有9个州(市)划定了古茶园(林)保护范围,设置古茶园(林)标识牌928块,单株挂牌约6.26万株。不少村委会还将保护古茶树措施写进村规民约。
同时,云南还建成1个国家级茶树种质资源圃(大叶茶树勐海种质资源圃)和4个省级茶树种质资源圃(茶树普洱种质资源圃、茶树凤庆种质资源圃、大叶茶树双江资源圃和茶树腾冲种质资源圃),收集保存野生茶树、地方品种等茶树资源近7000份。以古茶树作为育种材料,先后选育出34个良种,其中“云抗10号”推广达220万亩。
一些地方还积极探索技术赋能古茶园保护与管理。普洱市思茅区、保山市昌宁县建立了涵盖茶园可视化、环境智能监测、产品溯源等功能的智慧茶园管理系统,实现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监控和科学管理;景迈山核心区搭建集数据采集、分析、预警和处置于一体的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
此外,为加快古茶树产业融合发展,云南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云南省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工作方案》,从主体培育、品牌打造、茶旅融合发展等方面,推动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全产业链协调发展。各地依托丰富的古茶树资源推进茶文旅融合,推出一批茶山研学游、制茶体验游、茶马古道文化游等产品和线路,开发“茶+观光旅游、休闲旅游、研学旅游”等新型业态,推动以茶兴旅、以旅促茶,让云茶成为“可以喝的历史”和传播茶文化的亮丽名片。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郜晋亮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