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珠子、金珠王,金珠不换沁州黄”,这句在晋东南一带流传的民谚,是山西省“沁州黄小米”品牌化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的生动佐证。“近年来,我们立足沁州黄小米等本地特色农产品品牌,梳理整合9个行政审批事项,并增设专属窗口,实现全流程指引、一站式服务。”山西省长治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负责人介绍。
农业产业发展,离不开高效政务服务赋能。7月17日,农业农村部在山西省长治市召开优化农业行政审批服务座谈会,农业农村部法规司负责人及部内各审批司局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部门行政审批处室负责人参会,通过实地探访、面对面交流,共同探索农业行政审批服务提质增效的新思路、新举措。
座谈会现场。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云 摄
审批“瘦身”提效率
走进山西天脊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总部,一层展区内摆放的20余种“天脊牌”肥料产品样品吸引参会代表驻足。天脊集团于1987年建成投产,前身为山西化肥厂,是我国首个以煤为原料生产复合肥料的大型现代化企业。“2014年,我们办一张省级肥料登记证需要4个月左右的时间;如今最快两周就能办下来。行政审批效率的提高,为企业抢出了时间、降低了成本。”天脊集团农化中心主任农艺师郭小芳介绍,天脊集团登记备案的肥料产品已从最初的11种增长至目前的145种,如今,集团有更多时间和精力集中研发创新,提升不同肥料产品的针对性。
天脊集团展区内摆放的“天脊牌”肥料产品样品。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云 摄
行政审批改革的“减法”,既增强了企业群众获得感,也提升了营商环境吸引力。座谈会期间,多位参会代表分享了各地行政审批改革中“做减法”的思路与经验。山西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全省拓展“一业一证”范围,对权限内肥料登记、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实行“二证合一”和“四证合一”,全省减少发证500余张、平均压减审批环节67.5%、报审材料减少50.4%、审批时限缩短62%。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法规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全省梳理了行政审批办件量最多的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以及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注册、注销、驾驶证办理等7个行政审批事项,推动政府核发材料免提交率由6.25%提升至62.5%,得到企业群众认可。
记者了解到,农业农村部本级2024年共办结16.1万件行政审批事项,同比增长2.5%;2024年行政审批平均办结天数为40.9天,同比缩短12.3%。今年3月以来,农业农村部围绕“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又推出3项新举措,包括对进口水生野生动物制品实行批量审批、建立购置远洋渔船和远洋渔业项目审批并联机制、将肥料续展登记产品年度质量检验报告次数由2次减为1次。上述举措实施以来,共受理申请2400余件,惠及企业700余家。
靠前服务增温度
“近年来,各地都在探索行政审批‘一件事一次办’的服务模式,潞城区有没有相关的亮点经验,能否分享一下?”长治市潞城区政务服务中心涉农窗口前,参会代表向潞城区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提问。
“我们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推出了‘农机注销一件事’。”该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们发现部分群众虽有农机报废、注销需求,但不知道办理流程;有些群众的农机车辆已经灭失,无法按正常流程进行报废、注销等。对此,我们与区农业农村局深入乡镇街道一线为全区农机设备‘体检’,宣传农机报废、注销工作流程,现场受理群众相关申请。申请人只需要在现场提交一次材料,就能办结农机注销业务链条中的各个事项。2024年至今,全区办结农机注销共计135件。”
近年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聚焦企业群众急难愁盼,通过需求导向优化服务,打造政企互动常态化交流机制,为企业群众服务“做加法”。2024年10月,农业农村部召开农业企业审批服务座谈会,与企业代表面对面共商优化审批服务举措。2024年10月至12月,首次组织开展“我陪企业走审批流程”活动,部各司局审批处室负责人在活动中换位思考,发现、解决问题。同时,各地也积极创新思路,拓展服务模式:辽宁省将普法工作融入行政审批服务,今年5月15日政务公开日期间,省农业农村厅工作人员围绕渔业审批相关内容为渔民群众提供现场咨询服务,讲解用手机申领渔船电子证书的操作方法;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则开展“处长陪你办”专项行动,由16名处级干部担任“观察员”,梳理48项审批流程,同时担任“办事员”,陪同企业群众办理高频事项26项,打造政企互动新模式。
数智赋能新生态
“小潞小潞,办理粮食收购资格备案,需要哪些材料?”“您好,办理粮食收购资格备案所需材料、具体操作流程如下,如您需要窗口办理,请跟随小潞来这里……”在长治市行政审批中心一层,工作人员与智能机器人“小潞”的实时对话引人注目。该工作人员介绍,这台智能机器人应用了DeepSeek智能系统,可通过语音识别、触摸交互等方式,提供智能化咨询服务。
科技赋能是提升审批服务效率的重要支撑。记者了解到,2024年11月1日起,农业农村部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应用部本级颁发的《农药登记证》等5种电子证照,截至2025年6月底,已累计发放电子证照2.2万张。
长治市行政审批中心工作人员为参会代表介绍智能机器人“小潞”。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云 摄
此次座谈会上,无纸化、智能化也是多位参会代表交流分享中的关键词。福建省农业农村厅法规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福建省推行动物检疫无纸化出证,畜禽养殖户可随时随地通过“闽政通”App申报获取电子检疫证明。山东省农业农村厅行政许可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全省累计制发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行驶证、驾驶证等13类电子证照,归集总量达12万余件。此外,江西、海南等省份也运用DeepSeek等技术,研发客服机器人,实现7x24小时智能问答。
会议指出,近年来,农业审批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服务型政府,有效激发生产经营主体活力,对优化农业审批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将利企便民作为行政审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既加强战略谋划又抓好小事实事,既提升“硬件”又完善“软件”,不断完善制度机制,着力创新工作举措,积极应用新技术新手段,推动农业审批服务再上新台阶,不断提升企业群众办事满意度和获得感。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云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