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地方 详情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 守护六安瓜片 做响中国徽茶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张燕
  • 作者:杨丹丹
  • 2025-07-27 22:18:32

大家都喊曾胜春“瓜哥”,不是因为他喜欢吃瓜,而是因为他是六安瓜片制作非遗技艺传承人、安徽六安瓜片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就在7月份,他再次全票当选六安市茶叶协会会长。作为六安瓜片的龙头企业负责人,一直在为安徽绿茶产业发展奔波呼吁。

大别深山出好茶

在独山镇的群山峻岭中,路边有一座白色标准厂房,曾胜春创办的“徽六茶业”便坐落于此。从少年知事起,就喜茶、爱茶,后来求学、工作、经商,一直对六安瓜片有着特殊的情结。聊起茶,聊起企业品牌,能在“瓜哥”的言语中感受到那份热爱,眼神中读出那份执着。“2004年,我正式进入六安瓜片茶叶行业,此后立志把制茶当作一生中最重要的事,精益求精,只为一杯好茶。”曾胜春说。

绿色的茶山,在阳光的照射下,有淡淡的云雾缭绕,好似一幅山水田园画。“选择在这里种茶,看中的是得天独厚的生态和地理优势。”曾胜春指着眼前这成片成岭的茶山说。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六安瓜片是无芽无梗的单片叶茶,因形似“瓜子”而得名。大别山区是六安瓜片茶的重要产区,因其自然条件优越,使得茶叶的色泽嫩绿隐翠,滋味浓厚耐泡,叶底细嫩绿亮。

作为土生土长的六安人,曾胜春从小受到六安瓜片制茶技艺的熏陶。“六安瓜片是大自然对六安人的馈赠,一代又一代六安人用智慧和心血守护着它。它不仅仅是一种农产品,更是一种文化,一种历史,一种遗产,一种财富。我们应当珍惜六安瓜片的口碑,把它发扬光大。”曾胜春说。虽说六安瓜片是名茶,但也曾一度陷入低迷。回忆起彼时的低谷,曾胜春语气里带着一丝沉重:“绝不能丢了这笔世代流传下来的财富。”

精选最好的茶芽,用最好的工艺,做最好的产品,是曾胜春一生的事业。在曾胜春投身六安瓜片事业的十几年里,他不断进取,努力革新。从公司转企改制到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并稳步拓展网络销售,曾胜春将原来局限于本地市场的六安瓜片销往全国各地。2006年11月,“徽六”牌六安瓜片亮相人民大会堂,成为国宴用茶;公司2008年至2010年连续三年荣获“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称号并被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如今,安徽六安瓜片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除了绿茶,还开发了红茶、安茶、茶饮料、茶啤酒等多元化系列产品,引领新的消费群体和消费时尚。“从众多的中国名茶里杀出一条‘血路’,六安瓜片走到今天这发展态势与当地政府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六安市重点打造‘茶谷’产业经济带对主体的带动、联农带农的纽带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曾胜春发自内心感叹道。

接力传承守护

“只有不断打磨产品,才能赢得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曾胜春秉承着“重产地、重品质”的理念,打造了2万亩自有茶园。同时,坚持走市场化的路子,采取“基地+农户+企业”方式,实行订单种植。通过加工企业或营销大户与广大茶农签订合同的方式,引导茶农在基地开发、茶园管理、采摘要求方面规范管理,加强质量建设,做大做强茶叶基地。

曾胜春常说,“我们始终坚持有机、绿色、无污染,种茶有方、制茶有道,做让老百姓放心的茶”。曾胜春将半辈子时光奉献给了茶叶行业,这份情怀也影响了女儿的职业选择。女儿曾宇回国后毅然决然继承了父亲的茶叶事业。

“六安瓜片采制技艺非常讲究,在品质和工艺上有极高要求。”小时候,曾宇跟着父亲走进车间观看师傅们手工制茶,但她并不明白这份职业的意义。当她真正进入这一行业,开始系统学习这项非遗技艺时,她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情怀——她想去影响更多年轻人,让年轻人回归更本质的饮茶习惯。

曾宇调研认为,线下购买茶叶消费者的年龄段多集中于40-50岁之间,多用作礼品,她决定突破原有的目标群体,通过直播带货来抢占市场份额、塑造品牌影响力。一开始负责包括直播、拍摄、剪辑、运营等在内的所有事项,压力大到失眠。她每天坚持连续直播4到6小时,直播间无人问津的时候,也会心生疲惫、感到迷茫。她招募了6个人组建专业小团队,负责拍摄、文案、剪辑,帮自己分担压力。

曾宇发现,要在直播中针对顾客消费痛点,修改和调整表达方式,进行针对性科普。比如,有网友留言表示,绿茶带有寒性,喝了对胃部不好。她会科普道:“六安瓜片生产过程中,有一项非常重要且壮观的工序叫‘拉老火’,茶工抬篮150次以上,经过160多摄氏度高温烘烤,大大降低茶叶对胃部、味蕾的刺激。”2020年,曾宇和当地政府部门、抖音平台合作了一场直播带货活动,实现单场500万元的销售额,这给了她很大信心。打那以后,曾宇在公司当了两年主播,实现新媒体营销从0到1的积累,她又前往财务岗位锻炼一年,2023年年底,回到新媒体部组建团队。

在曾宇看来,中国人骨子里是喜欢茶的,奶茶、抹茶、茶皂等新产品和元素不断出现。年轻人随着年龄增长,应该更加追寻茶的本源和本质,因此,要让传统茶叶迎合年轻消费者的需求。对部分产品,她建议采用偏年轻化的包装风格,用小袋装茶而非大罐包装;口味方面,将绿茶和茉莉花茶口味相结合,研发“茉莉绿茶”,她还将六安瓜片和其他茶类结合,实现多种口味搭配。同时,她将品牌色调定为天青蓝,突破大红、大紫、大绿等传统印象中的茶企产品颜色。在她建议下,企业还应用了冷萃技术,让年轻人随时随地、快速简便地泡水喝茶。曾宇说,她也有自己的奋斗理想——让中国十大历史名茶之一的六安瓜片走出大山,打响知名度,被更多人知晓。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杨丹丹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