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农网推荐 详情
不忘初心 为国科研——记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彭少兵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王澎
  • 作者:何红卫 乐明凯
  • 2019-10-30 11:00:01

不忘初心 为国科研

——记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彭少兵


农民日报记者 何红卫 乐明凯

在海外求学工作25年,他曾是国际水稻研究所首位持中国护照的正式研究员,超前开展水稻减肥增效研究,在全球气候变化与逆境生理研究方面取得过突出业绩。

回国工作9年后,他已是国内再生稻协同创新攻关团队的领军人物,秉承服务三农理念,坚守公益性科学研究,教书育人培养农业精英,使我国再生稻产业发展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他就是国际著名的作物栽培生理学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农业农村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彭少兵。

彭少兵正在国际再生稻学术研讨会上作报告。刘涛 摄

从小镇青年成长为国际专家,不忘家国母校情怀

40年前,17岁的彭少兵从家乡湖北洪湖参加高考,到位于武汉的华中农学院读书时,他或许未曾想过,自己未来20多年的时光会主要在海外度过。可能也未曾想到,后来他研究的再生稻,会成为家乡的一张特色名片。

上世纪80年代,大学生是真正的“天之骄子”,大学期间,彭少兵当了四年班长,锻炼了他的能力,开阔了他的眼界。毕业时,遇到了国家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派遣青年教师出国深造的机会。

外面的世界怎么样?趁年轻,闯了以后才知道。

1985年,华中农学院正式更名为华中农业大学,在后来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张启发、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廷栋等农学系老师的帮助和鼓励下,已留校任教2年的彭少兵怀揣一颗为国家农业科研做贡献的朴素初心,启程前往美国学习。他回忆说,那时候只感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劲,想证明中国人能行。

彭少兵先后在美国多个名校获硕士、博士学位和从事博士后研究。在美期间,他听到了同样来自华中农大的学者有着很好的声誉,即后来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邓秀新的研究成果让美国同行津津乐道,不断激励着他更为投入的学习工作。

1991年,彭少兵正式开始与水稻结缘,从美国来到位于菲律宾的国际水稻研究所工作,一生的事业至此大致定型。特殊年代成长于洪湖小镇的他,对饥饿和贫困有着深刻印象,他特别认同国际组织为减少全球饥荒而进行公益研究的定位。那一年,他成为国际水稻研究所第一个持中国护照的正式员工。

在此后近20年的科研生涯里,彭少兵被聘为高级作物生理学家等职位,在水稻栽培生理,尤其是高产、氮肥高效利用,全球变暖给水稻生产带来的挑战等方面取得了大量创新性成果,全球上百家媒体对他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报道。

尽管人在异国他乡,彭少兵仍心系国内,他一直认为,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祖国,自己能从小镇青年成长为国际上的科学家,离不开祖国、母校的培养,每每想起这些,他就会热血沸腾,不忘初心。当年那一批留学青年学有所成后,有不少拿了国外护照,但他从没申请别国国籍。2003年,华中农大委托他牵头创建学校的作物生理与栽培研究中心,此后,他每年花大量的时间在中国农村的水稻试验基地度过,2008年,中心新增为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

2010年前后,国际水稻研究所的工作重点悄然变化,研究与发展的重心开始偏向后者,这让彭少兵感觉到自己的科研优势很难继续发挥。而中国的快速崛起,对海外人员的吸引力不断增强。9月,华中农大时任校长邓秀新与他推心置腹的谈话,坚定了他全职回国的决心,当年底,他携全家再度回母校任教。

默默耕耘栽培学科,培养农业精英人才

相比遗传育种等学科,作物栽培生理等学科所出成果属于公益性的“公共产品”。也许在外人眼中,这些公益性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并不是那么耀眼。因此,育种科学家所获社会荣誉和项目经费,明显多于栽培科学家。

实际上,良种良法缺一不可,育种学家培育的作物新品种,需要栽培学家优化栽培管理技术来实现其高产潜力。彭少兵认为,栽培学对产量提升的贡献至少应是50%。尤其是面对当前生态资源环境日益紧迫的严峻形势,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研究是实现作物生产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科研、培养学生、团队建设和学科发展等方面,彭少兵瞄准的都是国际、国内领先的目标。2012年,他主持了“主要农作物高产高效生理基础及栽培新技术研究与应用”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集合了国内10家科研机构40多位栽培生理专家。

这些论文数据证明彭少兵在业内的影响力:他先后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32篇,其中201篇为SCI收录论文。2002年在《中国农业科学》发表的一篇论文被国内学术期刊引用次数高达1339次,在中国知网引文数据库的农业科技领域被引频次排名为第9位。他多次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入选科睿唯安2017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入选全球前10万名科学家排名榜。国内外同行评价彭少兵,他开展的研究紧密结合当前农业生产和环境变化的重大问题,极富战略眼光,身上却有中国人典型的谦恭,容易团结人来做事。

兴趣是教学与科研的根本,回国工作以来,彭少兵不仅给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日常的课堂教学,还在世界粮食日前夕,为武汉市格鲁伯实验学校的小学生做科普,通过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语言把科学传达给学生,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彭少兵认为,只有把更多的人聚集起来,才有可能把事做的更好,而人才培养是师生的共同探索、教学相长之旅。他除了要求学生多阅读中英文文献,打牢基础、培养思维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来提升科研水平,还要求学生到“大田”里摸爬滚打,参与水稻从种到收的全生长周期过程,熟练掌握大田作物研究技能。从他担任华中农大客座教授起,他和他的团队,已培养硕、博人才60多名。

2017年底,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扬州大学教授张洪程为组长等10名院士专家,对彭少兵回国后的首聘期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评审。经评议,专家组高度评价了他取得的各项工作成绩,特别指出其在再生稻产量形成生态生理与机械化栽培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该突破引领了我国再生稻产业发展,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华中农大党委书记高翅表示,彭少兵教授以实际行动丰富了“勤读力耕 立己达人”的校训精神,是学校教师传道授业解惑、顶天立地育人的典范和榜样。

用心为农民做实事,再生稻成为湖北又一张特色名片

2019年国庆,彭少兵基本没有休假,关注阅兵等时政新闻之余,实验室及试验田是必去的地方。10月5日,他到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鄢岗镇曹寨村,考察再生稻第二季的长势情况,“没想到这里整村都种了再生稻,还带动周边多个村种了近万亩。”他高兴的说,现在再生稻不止成为了湖北的一张特色名片,还带动了中部其他四省再生稻的快速发展。

再生稻,即水稻“一种两收”,是指在头季水稻收获后,利用稻茬上存活的休眠芽,采取一定的栽培管理措施使之萌发为再生蘖,进而抽穗、开花、结实,最终再收获一季水稻。

彭少兵将再生稻选为回国后的主要研究方向,大到国家层面的战略性建议,小到帮大米企业设计包装、帮农户选择合适的机械,都在他的“操心”范围之内。每年他和团队成员都要把湖北再生稻主产区跑遍,帮助农民解决再生稻生产中的问题。

“喜看稻菽千重浪,洪湖再生稻米香”。洪湖老家是彭少兵常去的地方,目前,洪湖再生稻生产稳步发展,与他合作多年的洪湖春露合作联社已开发出再生稻米的系列产品。

“农业科技成果最终要推广给农民使用,选择再生稻不仅是为栽培学科做事,更是为农民做事,一定要用心”。彭少兵认为,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是大势所趋,而机收再生稻顺应了这一趋势。

2013年,湖北成立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时任省农业厅领导拍板,湖北水稻创新体系就只做再生稻,彭少兵任首席专家。

针对传统再生稻生产头季人工收割费工费力、再生季产量不稳、产业化开发不足等技术和产业问题,彭少兵领衔的再生稻创新团队联合作物栽培、育种、植保、土壤肥料、食品加工和农业工程等多学科的专家,与一线对接,开展协作攻关。

经过几年努力,彭少兵团队构建了机收再生稻丰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解决了再生稻生产优质品种配套、头季机械收割、头季和再生季水肥协同和绿色防控、再生稻专用收割机研发等技术难关;推进了再生稻米产品开发和品牌建设,促进再生稻米产业化。被农业农村部连续几年列为主推技术,人民日报、新华网、农民日报、科技日报等媒体持续关注和报道。

近几年,袁隆平等8位院士先后考察了湖北再生稻大面积示范现场,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和相关建议。“机收再生稻丰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2018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8年10月18日,再生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湖北蕲春县举行,12个国家的相关专家就神奇的再生稻进行了学术交流。

参加2018国际再生稻学术研讨会的代表在田间观摩留影。刘涛 摄

彭少兵介绍,2013年以来,再生稻已在湖北、湖南、四川、重庆、福建、安徽、江西等南方稻区及河南信阳累计推广近5千万亩。2019年,全国再生稻种植面积已接近1500万亩,为我国水稻种植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力支撑。

目前,我国水稻种植面积统计项目主要分早、中、晚稻,各级统计部门还没有将再生稻种植面积作为专项统计。随着再生稻的种植区域越来越广,面积越来越大,彭少兵有一个心愿,希望国家统计层面能将再生稻作为一个独立专项,纳入粮食种植面积统计,享受种粮补贴,助推再生稻产业健康稳步发展。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