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动态 详情
菌草“生绿又生金”
——贵州菌草产业发展观察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周涵维
  • 作者:刘久锋 龙小敏
  • 2020-06-30 16:31:01

菌草是一种新型的生物材料和新的农业资源,是我国率先开展研究与应用的新领域。近年来,从以草代木栽培食药用菌拓展到菌草生态治理、菌草菌物饲料、菌物肥料、菌草生物质能源与材料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贵州省是食用菌产业发展适宜区,且通过发展食用菌产业助推脱贫攻坚。据了解,菌草是多年生植物,只需要种植一次就可以收割15年以上,养护成本较低。通过以草代木栽培食药用菌不仅绿色环保、成本低,且比传统用木屑栽培的香菇、木耳等食用菌质量更好,更利于贵州食用菌产业的销售与发展。

“一开始我们在坝区试种植,心想种植条件好一点,便于机械化生产,生长得就好一点,但事实相反,贵州省坝区土壤黏性大,机械化种植容易导致土壤板结,菌草无法穿透土壤进行生长。”农工党黔西南州支部副主委、贵州山环菌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显荣介绍,事实证明,条件越差的环境,菌草生长得越好,菌草是名副其实的生态修复草。

上世纪70年代,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首席科学家林占熺带领团队提出了“以草代木”的培植模式,不仅有效提高了菌业的生产效率,更有效保护了森林资源,让百姓致富的同时,可以保证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运用菌草技术发展的菌草业产业链长、覆盖面广,目前用于扶贫开发的产业有菌草菌业、畜业、有机肥,工业方面主要有发电、造纸、板材等。”日前,在贵阳举办的“菌草生绿又生金——生态修复与产业扶贫座谈会”上,林占熺说,以草代木发展菌业,能够解决生态破坏和资源紧缺的问题,目前已筛选育出适用菌草栽培的食药用菌品种58种,若菌草代木50%,仅栽培香菇一项,每年可节约木材1000万立方米。

菌草产业化的发展带来了显著的扶贫效益,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扶贫产业。脱贫攻坚战场上,菌草脱贫随处可见。目前,贵州已有黔西南州、纳雍县、岑巩县等地种植菌草,贵州省菌草综合开发利用技术工程中心示范基地已落户黔西南州。

“当初选择使用菌草技术是为了减少木屑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但经过使用发现还能大大节约成本。”黄显荣说,他们在黔西南州义龙新区龙广镇种植了1000多亩菌草,一年可以收割四到五茬,因是多年生植物,基本上只需第一年投入成本,接下来就可以一直收割。

“菌草维生素营养成分含量高,可以代替粮食,养猪、养鸡、养鸭、养鹅……”福建农林大学客座教授黄逸洲说,生态养殖助力脱贫攻坚将成为一种趋势。

作为一家目前已在河北、四川、山西、湖北等地开展菌草技术修复工程的企业,贵州中科青绿矿山修复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余娟表示,较传统修复模式单一性而言,菌草技术修复模式将乡村振兴、精准扶贫、土地整治、绿色经济、农业发展等进行了结合,打造出新型矿山修复“组合拳”,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一旦贵州利用菌草把生态修复、把矿业和农业环境结合起来,做成一个典型案例的话,我们希望向全球作一个推介和推广。”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林冬梅表示,用菌草技术开展矿山修复,能够把生态效益变成经济效益,而且体量非常大,且能够使群众受益。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