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督战未摘帽贫困县·各地报道 详情
行走贵州看脱贫之一
较真碰硬“督” 凝心聚力“战”
  • 编辑:暴佳然
  • 作者:记者 刘久锋 宫宇坤 骆玉兰
  • 2020-09-20 18:57:56

贵州还有9个深度贫困县未摘帽、3个县剩余贫困人口超过1万人、8723个有剩余贫困人口的行政村,共7.09万贫困人口。2020年,这些脱贫攻坚的“硬骨头”压在贵州人心头。

“贫困不除,愧对历史;群众不富,寝食难安;小康不达,誓不罢休!”为了啃下这些贫困“硬骨头”,确保全面小康“一个不能少”,贵州采取了超常规举措。省、市、县主要领导挂帅指挥,各级各部门集中优势兵力,把帮扶力量、扶贫资金、基础设施、东西部扶贫协作统一起来,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强弱项补短板,向深度贫困开战,誓要啃下脱贫攻坚最后的“硬骨头”。

挂牌督战 以非常之举战非常之役

车辆行驶在贵州大山深处,石漠化严重的晴隆县种上了花椒,地热河谷的望谟县种上了板栗,麻山腹地的紫云县红心红薯供不应求。田野间、山头上、池塘里一派丰收的景象,移民安置点的居民住上了新房,扶贫车间里机器轰鸣,原本外出务工的青年在家门口当上了产业工人。

“发起最后总攻,坚决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展挂牌督战工作,集中力量解决好剩余贫困人口、未摘帽县的脱贫问题。”2020年元旦过后的第四天,贵州就向全省各级领导干部发出脱贫攻坚“挂牌督战令”,要求“挂牌督战,逐一对账销号”,集中优势兵力向最后的贫困堡垒发起总攻。

面对决胜脱贫攻坚的“必答题”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加试题”,贵州省委咬定目标不放松。

“未脱贫县区分布在石漠化严重的深山区和高海拔区,生产条件差。近三年来,贵州开展深刻的农村产业革命,为这些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不断提高脱贫攻坚的‘底气’。”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杨昌鹏说。

晴隆县明确“山上调强、坝区调优、山下增效、养殖增收”和“山上茶果椒”立体农业、“山下菌畜粮”高效农业、“湖库生态鱼”生态渔业“三业”发展思路,向10万亩茶叶、10万亩花椒等“6个10”的产业发展目标迈进。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抓牢产业扶贫,做强生态茶、空心李、白山羊等特色产业,狠抓12个坝区建设,努力实现坝区平均亩产值8500元以上目标,坚决落实好67个低效作物的调减工作。

紫云县以“三提升两壮大”为突破口,壮大蔬菜经济和林下经济,着力提升全县精品水果产业,提升原有红心红薯产业,确保贫困群众“人人有增收产业、户户有致富门路”。

在贵州人口最多、脱贫难度最大的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40万亩坝区夏秋冷凉蔬菜、200万亩马铃薯正紧锣密鼓采收和装车,俏销粤港澳大湾区和东南亚等市场;45万亩中药材、30万亩红苹果陆续进入采摘时节……古老的乌蒙山腹地,正大力发展“含金量”高的现代农业,以产销一体化的全产业链业态,取代低效单一的传统农业。

补短板强弱项 确保脱贫攻坚成色十足

近年来,贵州聚焦民生,紧盯“两不愁三保障”任务,把教育、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保障薄弱环节补扎实,强化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户的动态监测和帮扶,做好特殊困难群体兜底保障,确保不漏一户一人,全面脱贫不返贫。

“不是我们不努力,是历史欠账太多,必须‘抓紧抓紧再抓紧’,补齐短板,推动高质量稳定脱贫。”黔西南州政协副主席、望谟县委书记李建勋说,从20世纪80年代起,望谟县就渴望摆脱贫困,到现在没有脱贫,主要是因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近三年来,望谟县下大力气补短板、强弱项,仅组组通道路建设就完成了9400多公里,占黔西南州的1/3。

贵州严格落实“三重医疗保障”制度,并在全国率先建成省、市、县、乡4级公立医院远程医疗服务体系,让大山中的群众也能和专家“面对面”。榕江县通过边缘户全部参保、执行差额付费、及时兑现医保政策待遇3项举措,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应保尽保、应助尽助、应报尽报,坚决筑牢基本医疗保障屏障。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靠教育。贵州进一步落实“七长”责任制,加强控辍保学动态管理,确保贫困家庭孩子上学“一个都不能少”。

“这里比之前的学校大得多,离家又近,我喜欢在这里读书。”望谟县实验小学甘莱校区四年级2班学生罗婧怡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和父母从麻山乡搬到城里后,就在家门口上学。

没有好房子,何来好日子?聚焦农村住房安全保障和人居环境整治等短板和问题,沿河县全力攻坚、逐一补齐,让群众生活更美、日子更甜。贵州巩固农村危房改造和老旧住房透风漏雨整治成果,确保贫困群众实现住有所居、居有所安的梦想;饮水安全方面,贵州基本解决288.2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注入源源动力。

广泛凝聚攻坚合力 齐心共谱决战决胜曲

沿着东部经济带由北至南——大连、青岛、苏州、上海、杭州、宁波、广州,7个城市分别与贵州六盘水、安顺、铜仁、遵义、黔东南、黔西南、毕节和黔南结下了深厚友谊。

一时间,说粤语的各行老板、讲吴语的党员干部、一口胶辽官话的老师医生,都一头扎进贵州最深的山、最偏的村,带着充足的资金、实用的技术、先进的理念和攻克贫困堡垒的决心,与贵州干部群众一起战贫斗困。

2019年7月,作为青岛市第五批赴安顺挂职干部,徐永杰跨越千里从东部黄海之滨的即墨区来到西部麻山腹地的紫云县工作,挂职县委常委、副县长。刚到紫云,为尽快进入工作状态,徐永杰把融入紫云作为“第一课”,从攻克语言关、饮食关做起,一个月时间走遍了全县13个乡镇(街道)和有关单位,积极为精准扶贫、协作共赢献计出力。

据统计,2013年以来,东部帮扶城市向贵州投入财政帮扶资金逐年增加,共计121.97亿元。此外,帮扶城市推动党员干部、医生教师、企业老板“走进来”,在贵州大地谱写了山海情深、携手战贫的动人篇章。

脱贫攻坚进入收官之年,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纵深推进,正通过“东部企业+贵州资源”“东部市场+贵州产品”“东部总部+贵州基地”“东部研发+贵州制造”等模式,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实现互利共赢。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