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督战未摘帽贫困县·各地报道 详情
行走云南看脱贫之三
真拼实干换来幸福笑颜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暴佳然
  • 作者:记者 王腾飞 王艳 郜晋亮
  • 2020-09-24 15:24:34

有“小凉山”之称的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和被慨叹为“又广又难”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都具有少数民族众多、贫困范围广、贫困程度深的特点,是云南脱贫攻坚“硬仗中的硬仗”,也是最后一批贫困堡垒。

近年来,两地凝聚各方力量,铆足了劲儿向贫困宣战,下最细的功夫、啃最硬的骨头,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民生,把最好的土地和配套给搬迁群众,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多管齐下,挪穷窝、换穷业、拔穷根,拼速度又计深远,用真金白银的投入、真拼实干的作风换来贫困群众幸福的笑颜。

搬出大山住进城 最好的资源给搬迁群众

彝族、普米等12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3.2%,全县82个贫困村有61个是深度贫困村,贫困人口达8.19万人的宁蒗彝族自治县,因山高谷深、社会发展背景特殊,有4.2万人生活在不宜居住、发展的“六类区域”,这也让宁蒗成为丽江市易地搬迁的主战场,易地搬迁任务约占丽江市的90%以上。

5年来,宁蒗县共投入20亿元,将全县1万余户4.2万余人悉数搬出大山,告别了黄板房、杈杈房,搬进幸福家园。其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808户12177人直接搬进城市,从农民变成了市民。

记者走进宁蒗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三期幸福家园,看到一排排民族特色的楼房错落有致,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周边不远处就是小凉山学校、中医院、建材城、农贸市场。在幸福家园党群服务中心,“微心愿”墙上每一户居民的意见和建议都能得到及时有效反馈,留守儿童之家带给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温馨空间,细致贴心的服务让幸福在这里触手可及。

宁蒗县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吴红武介绍,宁蒗把最好的土地和设施配套给易地扶贫搬迁户,在选择安置点上,选择就业近、就学近、就医近,基础设施完善的黄金地段。同时,通过组织技能培训、劳务输出、开发公益性岗位、创办扶贫车间等,确保搬迁户稳定就业。目前,剩余贫困人口均已达到脱贫标准。

“现在的生活条件比以前好太多了!”在80平方米的新家里,44岁的杨春华向记者感慨。曾因病致贫的杨春华一家,2019年9月从新营盘乡搬进县城,以前住的是会漏雨的土墙房,全家靠种玉米、荞麦过活,孩子上学也不方便。如今,杨春华在幸福家园的公益性岗位任职,妻子在宁蒗大酒店打工,俩人月收入可以达到5000元,两个儿子不仅可以在家门口上学,还都有学费减免、生活补助,一家人的日子眼看着好了起来。

告别“又广又难” 真拼实干创造“广南速度”

9月13日,广南县莲城镇岜夺村广场上喜气洋洋,村民们排队领取今年村集体收益二次分红,151户贫困户平均能分到1192元。分到多的村民赵兴能,他领到了2594元。今年,赵兴能向高峰牛养殖合作社出售74吨青贮玉米,收入近3万元,加上外出打工,家里收入节节高。

居住着壮、汉、苗、瑶4个民族的岜夺村,曾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曾有“嫁女莫嫁岜夺村”这样的说法。而今,岜夺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村的路变宽了,家家通上了自来水,51户贫困户搬进新村住进新房,幼儿园小学近在身边,高峰牛、八宝米、油茶、甘蔗等产业蓬勃发展,村卫生室升级成了医疗水平可媲美镇里、可远程专家诊疗的卫生院,常见病、慢性病就医不用再出村……岜夺村村民彻底告别了出行难、吃水难、看病难、上学难、务工难、娶亲难,过上了以前不敢想的好日子。

岜夺村的蝶变,来自云南省纪委、省监委驻村扶贫队的倾力帮扶。在广南,有167支这样的驻村工作队奋战在脱贫一线。近年来,全县各级党员干部一级带着一级干,迎难而上拼尽全力、穷尽办法、熬尽心血和贫困决战,锤炼了“真拼实干、马上就办”的广南作风,用干部脱掉“三层皮”换来群众生活“升三级”,创造了脱贫攻坚工作的“广南速度”。

紧邻高铁站和工业园区的圆梦社区是文山州最大的万人易地搬迁安置点,正是“广南速度”的生动体现。38栋1992套安居房从开建到交付使用仅用10个月时间,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搬迁入住仅用两个月时间。来自全县16个乡镇的1731户搬迁群众拎包入住,圆了安居梦。

要搬得出,更要稳得住、能致富。在圆梦社区设有就业创业服务站、技能提升培训中心、网络创业实训基地、百姓创业服务室和示范扶贫车间,搬迁群众可以学习家政护理知识、加工电子磁环、直播带货技巧等,习得一技之长实现稳定就业。

如今,广南县16万贫困人口基本达到脱贫标准,“又广又难”的贫困标签即将成为历史。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海安舅舅”为孩子点亮梦想

行走在宁蒗县,让人感触最深的是,这里最好的房子是学校,最美的环境是校园,最新的设备在教室,最直接受益的是一个个贫困搬迁户家庭。

短期脱贫靠就业,中期扶贫靠产业,长期扶贫靠教育。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宁蒗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志智双扶”,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每年近1/3的财政支出投入到教育,确保上学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人人都有学上。

为解决易地搬迁贫困户子女“入学难”问题而专门兴建的小凉山学校,总投资达2.3亿元,接收了4000多名彝族、普米族、傈僳族等少数民族适龄儿童入学。投资2.43亿元的宁蒗二中、投资4000万元的宁蒗第三幼儿园……宁蒗县投资教育可谓不惜本钱。孩子们在漂亮现代的校园里上课,以前背着几个洋芋翻山越岭上学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受贫困落后、历史发展等因素制约,宁蒗县教育起步晚、起点低,为提升教育水平,1988年起,宁蒗县与江苏海安县开展教育合作,用“木材换人才”,开创了东西部教育合作、对口支援的“宁海模式”,远隔千山万水的江苏海安与云南宁蒗,开启了跨越时空的智力帮扶。

32年来,先后有286名海安的优秀教师来到宁蒗支教,累计培养了2万多名初中、高中毕业生,宁蒗县的中学教育从原来的丽江市垫底跃居第一,创造了贫困县办“大教育”的奇迹。

多年来,来自海安的支教教师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思维,点亮了孩子走出大山的梦想,也带动了全县教育水平的提升。一批批学生走出大山又返回宁蒗,如今已成为宁蒗脱贫攻坚、经济发展等各项事业的中坚和骨干。教出一个好学生,带富一个家庭。海安的支教老师们也被宁蒗各族人民亲切地称为“海安舅舅”。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