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车间铃声响起,位于重庆铜梁高新区的重庆新连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工人们陆续走进车间开始一天的忙碌。“一个月拿得到六千块钱左右,不比以前在沿海打工差多少,现在下班就回家,屋头老人小孩都照顾得到了。”今年新入职的员工樊玲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负责招工的人事课长田小露告诉记者,今年公司计划新招200人,其中返乡务工人员预计占85%以上。
近年来,铜梁区持续开展“把老乡留在老家”专项行动,为返乡务工人员和用工企业搭建起创业就业“无缝对接”平台。截至目前,已累计回引4.38万余名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帮助区内企业新招工1.6万余人,高新区重点企业用工难问题基本得到缓解,预计今年将回引1.2万名在外务工人员留在老家就业。
前不久,铜梁区人力社保局被国务院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评为全国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这是对该区“点对点服务方便老乡家门口就业”“把老乡留在老家助企业复工复产”“精准摸排返乡者求职意愿”等经验做法的充分肯定。
精准对接 出家门口就到厂门口
3月初的一天,五辆大巴车组成的车队停在铜梁高新区的重庆新民康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新民康)大门口,从车上下来的一百多位“考察人员”有点特殊,他们来自大庙镇,是为公司送来的务工人员。
38岁的周智方拿着招聘登记表,仔仔细细地问工作种类与薪资待遇。“我们用人缺口大概在200人左右,以普工为主。”新民康负责人事工作的陈娟介绍,“购买五险包吃包住,一些年终奖及其他的福利,厂里面都是有的。”
周智方在佛山务工近20年,已经是电子产业方面的熟练工人。“孩子上高中了学习任务重,再加上家中老人年纪也大了,我们长期在外不放心。”她觉得现在铜梁企业的薪资待遇也不差,就打算安心留在老家发展。春节前镇干部来家里登记招工信息,她就报了名。
在“把老乡留在老家”专项行动中,铜梁区进一步畅通信息发布渠道,搭建常态化供需对接平台。每年春节前后,各镇街都结合农村党员冬训,利用乡村振兴讲习所、召开院坝会等形式,与广大返乡群众交心谈心,深入了解其生产、生活状况,了解创业就业意愿,千方百计引导群众返乡创业就业。对有返乡就业意愿的群众,采取统一免费安排客车接送、专人陪同讲解方式,集中组织返乡人员到龙城天街商圈、高新区等重点企业、商户参观体验,实地了解企业发展前景、工作环境和待遇保障等情况,让返乡就业者心里有底,增强本地就业信心。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已累计组织5000余名返乡人员到重点企业实地参观体验。
“我们通过前期摸底调查,今年梳理了近5000个岗位供农民工朋友有更多选择。节前节后各个镇街也相继组织返乡人员走进企业实地参观、签约,帮助农民工走出家门就进厂门。”铜梁高新区企业服务中心副主任赵钰辉介绍,除了到招聘会现场,务工人员也可以通过龙乡求职通微信公众号直接查找岗位、投送简历。
直播带岗“云牵手” 线上线下“共春风”
除了线下招聘会,线上带“岗”也在进行。
大年十三上午9时许,铜梁2021年首场“春风行动”暨重点企业直播带岗招聘活动在当地的黄桷门直播基地举行。进入直播间的重庆精鸿益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高新企业共提供了800多个就业岗位。在直播厅,几家企业代表依次上台,他们和主持人通过问答的形式,用通俗易懂接地气的语言,详细介绍每家企业的用工岗位、技能需要、劳动报酬、企业文化、生活福利等相关问题。
为确保直播带岗活动收到良好效果,铜梁区、镇街人社部门事前开展了用工需求和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调查,掌握了城乡劳动力的第一手资料,人力社保干部也走进每一家企业,调查登记企业用工需求,为有针对性地开展供需对接活动打好基础。直播前还通过媒体报纸、电视、广播、短信、资料、街头宣传等形式提前做了广泛的预热,让直播带岗这样的新鲜事未播先火。
在少云镇高碑村,返乡农民工张良书在读大学的儿子的帮助下,在手机上仔细阅读直播发布的信息。她经过反复比较,最终选定了铜梁高新区一家电子配件企业。
“没想到工作还能这么找直播真方便,坐在家里就找到了好工作。”张良书高兴地说,过去在外打工,和家里老人孩子一年才见上一次,最怕家里出啥事。现在好了,老家合适的工作岗位也越来越多,最重要的是能照顾到家里。
截至目前,铜梁今年已举办了34场各类招聘会,累计为170家企业提供8641个岗位供求职者选择,为高新区企业成功推荐入职近三千人,让更多的“老乡”留在了老家。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邓俐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