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成毅
大年初一,天刚蒙蒙亮,广东省吴川市黄坡镇沙地村的醒狮队就开始忙碌地准备表演事宜。沙地村醒狮队的游行范围是黄坡镇的墟尾一带,因此统一穿着“墟尾醒狮”的队服。队伍人数在20人左右,队伍分工明确,有旗手、领队、舞狮人、鼓手锣手、记账人员等,大家各司其职,紧密联系。
旗手举着一面大旗,写着“墟尾醒狮”字样,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引导醒狮队的行进方向。领队有3名,一名主领队、两名副领队,主领队的作用是指挥舞狮人,副领队则负责队伍行进过程中的秩序和安全,以应对紧急情况。鼓手从一出发就敲打着大鼓,全程不停,体力消耗大,轮换的频率也快。鼓手的功能是敲鼓奏乐,“狮子”会伴随着鼓声起舞,狮踩乐点,节奏分明。在舞狮的过程中,房主或者商户会给“狮子”“喂食”红包。记账员则跟房主或者商户来核对名字和金额,作为其最后统计一天总金额的参考凭证。
舞狮人是醒狮队的核心成员,表演主要由他们完成。“狮子”分为头、尾两个部分。头部是一个由木头制作成的狮头模型,尾部则是一件长披风,从头到尾表面镶满了金黄色的鳞片,在阳光的照射下,威风凛凛,煞是好看。
醒狮队的领队李万吉告诉记者,这套装备必须由两名舞狮人来协助操作,头部一般由比较年长或经验丰富的人来操作,而尾部则由村中的小孩子来负责。因为狮头较重,而且整个舞狮的步骤主要由头部来完成,技巧要求也更高一些。
村民黎常春今天的主要任务跟往年一样,还是负责“舞狮”。“在新年的头一天,迎接‘狮子’的到来,意味着一年良好的开端,预示着今年会有好的运气和红火的生活,因此,城乡的每一个居民都不会拒绝醒狮队的表演。”黎常春笑着说。
据介绍,对居民而言,舞狮的程序可以分为三步:迎狮、喂狮、送狮。相对应的,醒狮队的表演也分为三步:表演、进食、谢别。
在醒狮队来之前,每家每户都会事先将蒜苗、红包用绳子绑在一起,拴在杆子上。当“狮子”来到居民家门口时,居民会首先点燃一两挂鞭炮迎接“狮子”。
鞭炮会直接丢到“狮子”的面前,然后舞狮人会按下狮头,快速晃动,随着鞭炮声起舞。黎常春说:“这些动作看似危险,其实是我们的一种自我保护行为,因为狮头是很坚硬的,可以避免舞狮人头部以下的身体被炸伤。”
居民放完鞭炮后,就会拿出杆子,伸向“狮子”。而此时才是舞狮人尽情表演的时间。舞狮人会踏起训练有素的步伐,双手舞动狮头,做出一系列极富观赏性的优美动作,慢慢地走向杆子。在接近杆子时,“狮子”张开大口,一口咬住“钓饵”,并做出吞咽的动作。其实是舞狮人在用最快的速度,拆开绑在红包上的绳子。随后,居民再度点燃鞭炮,为“狮子”送行。在离开之前,“狮子”迅速奔跑到居民跟前,鞠躬表示感谢。整个表演过程一气呵成,富有观赏性,十分吸引人。
今年65年的张大爷就是醒狮表演的忠实粉丝。他说,醒狮意味着在新的一年,带来新的运气,希望这种民间艺术能受到年青人的喜爱,从而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