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加快推进农村公共服务建设 详情
西藏山南市措美县破解高寒牧区农村公共服务难问题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孙菁
  • 作者:李鹏 祁闫庆
  • 2019-10-24 12:34:12

20191021110100848481.jpg

便民服务“全天候”  服务群众“零距离”

——西藏山南市措美县破解高寒牧区农村公共服务难问题

本网讯(祁闫庆  记者李鹏)在“藏源山南”,喜马拉雅山的北麓坐落着“湖之下游”之城——措美县。在平均海拨近4500米的措美县有着旖旎的雪域风光——雪山、草原、蓝天、碧湖,也有着典型的雪域高原生产生活方式——高寒牧业、居住分散,在4000多平方公里的县域内生活着不到15000人的农牧民。人口分散、流动放牧曾使该县农村基层公共服务处于“无处发力”的窘境,为此该县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人员力量整合、服务方式方法转变等方式,逐步探索了符合高寒牧区实际的农村公共服务路径。

服务事项“一揽子” 群众办事一窗口

农村的事不简单,事事涉及民生民意,事事关乎执政基础。如何让群众少跑路、跑一次,甚至不跑路就能解决好实际问题、办好切身攸关的事,使农村公共服务真正落到实处、服务好农牧民群众?措美县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次仁罗布说:“宁可干部多累点,也要服务群众多一点,首先我们从服务事项多样化、涉及部门众多的问题着手,尽可能的把服务事项整合在一起办公,这样就减少了办事流程和办事距离,进一道门基本解决所有常规性基层服务事项”。措美县在整合服务办理事项上优先从农牧民群众诉求和实际生产生活中遇到次数较多的事项入手,以乡镇为基点集中办公,整合设立计生、民政、劳动保障、新农合、信访、农业、农机、畜牧、公安户籍等服务窗口,由基层干部担任办事员,采取“全天候”工作模式和“流水线”工作方式,大大缩短办事时间和流程,减少了农牧民群众办事的时间和精力。

服务下探“最基层” 群众办事不出村

服务重心下移,真正深入到基层。在整合服务事项的同时,以乡镇、村(社区)、村小组为基点的基层“三级服务”体系的搭建,使得措美县农村公共服务体系通过三级联动做到“无缝隙”“全覆盖”:在全县所有乡镇建设“一站式”服务中心,由乡镇主要领导负责运行,根据服务事项指定办事员;在村(社区)设立便民服务站,基本上由村主任担任本村便民联络员;在各村小组由组长或党代表担任信息员。从而确保最基层群众需办、急办事项等信息诉求能够通过信息员、联络员、办事员及时有效传递和处理,不出村、不出组、不分时,解难事、办实事。次仁群培是措美县当许社区的村民,去年他找到社区便民服务站想找一份工作,没几天社区联络员通过乡镇服务大厅劳动保障窗口就为他解决了社区附近工地的工作岗位,几天前为医疗保险报销他又来到便民服务站,也很快得到解决。他说“白天我忙着在工地上工作,晚上下班吃完饭去便民服务站办事,也随时有人接待,不用担心他们下班了耽误事,便民服务站特别好”。

推出服务“代办制” 服务群众“零距离”

基层情况各有不同,在西藏高寒牧区更是有诸多实际问题,比如人员居住分散、难以召集,农牧民文化水平不高、很多服务事项无法独立办理,牧民季节性流动强等等。如何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措美县给出了“到群众中去”的便民服务答案,推出“代办制”便民服务方案。以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办事员全时段值守、村便民服务站联络员轮流坐班为主的“定点代办”和根据群众所需、服务事项情况,到农牧民中间去主动服务的“流动代办”,保证了农村公共服务“全天候” “零距离”。“代办制”的运用,对于居住分散、流动性强、文化水平不足以独立办理事项的农牧民的现实服务效果是明显的,在方便群众、拉近距离方面作用是巨大的。其米是雪热村的村民,日常以放牧为主,对于“流动代办”制的服务效果,他由衷的赞道“我经常在山上放牧,地点也不确定,今年在社保卡采集的时候,我都不知道消息,是工作人员到山上找到我,现场给我照相,采集信息,现在的工作人员亚咕嘟!” 。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