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省安监局驻阳原工作组按照 “建好一纸规划、 立好一个产业、配好一套机制”的工作思路,倾情倾心倾力开展精准脱贫, 重点在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等方面出新策、动实招, 仅用半年时间就实现了重要突破,初步趟出了一条贫困山区精准脱贫路子。
金秋时节,鱼跃稻香。在阳原马圈堡、骆驼岭、贺家砦三村扶贫攻坚战场上,活跃着一群朴实勤劳、勇于担当的人。 他们是省安监局精挑细选的扶贫人,他们用智囊和勤劳,带领老百姓脱贫致富。
今年以来,省安监局驻阳原工作组按照 “建好一纸规划、 立好一个产业、配好一套机制”的工作思路,倾情倾心倾力开展精准脱贫, 重点在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等方面出新策、动实招, 仅用半年时间就实现了重要突破,初步趟出了一条贫困山区精准脱贫路子。
倾情帮扶——恪守“为民”情怀,凝聚攻坚合力
省安监局将精准脱贫驻村工作确立为全局中心任务,高标准谋划布局,大力度推进落实,迅速凝聚了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该局精心选派了9名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同志组成了驻村工作组。在派驻工作组的基础上,将9名厅级干部和30多个机关处室、下属单位分成3组,每组包联一个贫困村,利用周末时间, 组织干部轮流到3个村结对联亲,出谋划策, 落实帮扶责任。 同时, 以“河北安监” 微信工作群为平台开展精准脱贫大讨论活动,该局主要领导带头开展实地调研、 建言献策和互动交流,为精准脱贫工作拓展了思路。
三个工作组进驻后,迅速开展入户走访调研工作, 全面掌握各村发展现状,重点对398个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了 “回头看”, 完善档案资料, 找到了“产业发展缺基础、 项目启动缺资金、贫困农户缺技能”三大症结。随后组织召开村两委班子座谈会、全体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 精心制定了脱贫计划, 明确了 “强水利、 调结构、 立产业”的工作重心。
倾心帮扶——抓住“精准”关键,谋划脱贫路径
省安监局紧扣产业扶贫工作重心,找准各村发展瓶颈和潜在优势,以强基建为突破点,以引项目为着力点,以立产业为落脚点,全力打造 “村有支柱产业、户有联结机制、人有结对帮扶”的脱贫格局。
——破解发展瓶颈。投资300多万元新打机井13眼, 投资300万元新建一万方蓄水池1个,彻底解决了3个村吃水用水难题, 且户均新增水浇地3亩, 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打下了基础。利用 “河北安监”微信工作群,发起了“爱心红包” 捐助活动, 带动大批企业家捐款捐物1600多万元,8家企业工程队参与扶贫开发建设,成为脱贫攻坚的强劲动力。
——选准支柱产业。 帮助3个村398户贫困户发展特色扶贫产业, 每户建设蔬菜大棚一个或分布式光伏发电单元一组。 马圈堡村规划建设蔬菜大棚300个,今年建成30个样板大棚,明年将全面推开,实现 “户均一棚、增收一万”的脱贫目标。骆驼岭村规划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使每户拥有3千瓦的发电规模,实现稳定增收。贺家砦村借助整体搬迁和建成大型蓄水池双重机遇,加大土地整理和流转力度,让农户通过土地租金、劳务薪金、股份分红三种方式,实现户均增收10000元。
——配套联结机制。 推行 “一带一”结对发展机制,即让一名党员、能人或亲戚帮助一个贫困户,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推行 “一帮一”结对助学机制,以河北安监系统微信捐款为启动资金, 成立 “爱心安监” 助学基金, 对123名困难学生进行资助, 确保每名困难学生上好学。推行 “一教一”结对培训机制,组织企业对剩余劳动力进行专项技能培训,力争一个企业传授一门技术、提供一批就业岗位,已发展家庭手工编织37人, 劳务输出20人。 同时,针对各村实际需求,联系农业部门专家开展了杏扁种植管理、山羊养殖等技能培训,着力提升群众脱贫致富能力。
倾力帮扶——发扬“钉钉子”精神,推动工作落实
按照既定目标和措施,省安监局以“钉钉子” 精神狠抓工作落实, 仅用5个月时间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00余万元, 产业项目投资80余万元, 创造了精准脱贫良好开局。
——以过硬作风推动落实。驻村工作组干部严格遵守每月驻村时间不低于20天,与村干部共同工作,与群众 “打成一片”。 该局主要领导在项目引进推动上亲力亲为,先后到首钢集团、冀北电力公司等多个单位寻计问策和争取帮助,推动各项工作迅速展开。
——以工作制度推动落实。 紧紧围绕驻村帮扶工作, 建立了 “日报告、 周小结、 月调度” 工作机制。 驻村期间每天认真做好工作日志, 并通过微信群向局领导进行报告, 每月月底或月初, 局领导班子对工作组组长进行集中调度, 集体会商解决突出问题。 实行定期督导座谈制度, 局领导先后23次到村调研指导工作, 及时解决了一系列问题。
——以协同合作推动落实。注重加强与各级扶贫、农业、发改等部门的对接走访,先后走访8个省直部门、4个市直部门、14个县直部门,建立工作联系, 并适时邀请相关同志到村指导工作,为精准脱贫 “问诊把脉”。工作中,紧紧依靠乡村干部,经常与村干部集体讨论,切实增强了精准脱贫工作的一致性和针对性, 实现了精准脱贫工作扎实、有序、快速推进。(张家口日报,2016.10.11)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