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热点 详情
三部门联合发布风险提示:警惕以养老服务名义欺诈销售“保健品”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孙菁
  • 作者:杨梦帆
  • 2019-12-05 15:05:01

本网讯(记者杨梦帆)近日,民政部、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三部门联合发出风险提示,提醒广大老年人警惕一些不法分子以养老名义承诺高额回报、欺诈销售“保健品”等行为。如发现涉嫌违法犯罪线索,可向有关部门举报。

据介绍,近期一些养老服务机构、企业打着养老服务、健康养老名义,承诺高额回报,以向老年人收取会员费、床位费,欺诈销售“保健品”等手段,实施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非法集资、传销等犯罪,给老年人造成严重财产损失。

据悉,这些活动不同于正常养老服务,存在较大风险隐患:高额返利无法实现。返利资金主要来源于老年人缴纳的费用,属于拆东墙补西墙。多数养老服务机构、企业不存在与其承诺回报相匹配的正当服务实体和收益,资金运转难以持续维系,高额返利仅为欺诈噱头;资金安全无法保障。一些养老服务机构明显超过床位供给能力承诺服务,或超出可持续盈利水平承诺还本付息,并以办理“贵宾卡”“会员卡”“预付卡”等名义,向会员收取高额会员费、保证金或者为会员卡充值,吸收公众资金。大量来自公众的资金未实施有效监管,由发起机构控制,存在转移资金、卷款跑路的风险;健康需求无法满足。一些企业通向老年人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推销所谓“保健品”,但所声称的保健功能未经科学评价和审批,往往不具备保健功能,甚至贻误病情;运营模式存在违法风险。一些养老服务机构销售虚构的养老公寓、养老山庄,或者以投资、加盟、入股养生养老基地、老年公寓等项目名义,承诺返本销售、售后包租、约定回购、销售房产份额等方式吸收资金。部分企业不具有销售商品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销售商品为主要目的,而是以免费旅游、赠送实物、养生讲座等欺骗、诱导方式,采取商品回购、寄存代售、消费返利等方式非法吸收公众资金。相关机构及参与人员的上述行为存在非法集资等风险。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