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硕颖 陈晨
又是一年春节,归途的人们拎着大包小包,带着回家的礼物。王大哥给儿子带了些书;辛大哥给家人带了北京烤鸭;王大哥说带着钱回家就行,现在农村到哪都有超市;王大姐笑着说因为妈妈爱吃干果……
腊月二十一,北京站已经进入春运期,广场上比以往更热闹了些,北京站地铁出站口的人一波接一波,进站口层叠的排队栏杆倒像是白装了似的,没什么人。站在广场上一眼望去,张大哥一行六个人站在那里,特别醒目。
到西藏打工的秦皇岛兄弟。戴军 摄
说他们醒目,一是因为肤色,二是因为行李。几个人皮肤黝黑,只露两排白牙。行李多,除了行李箱,还有大包小包、大箱小箱。
张大哥一行跟记者说,他们哥几个都是秦皇岛人,这一年在西藏做焊接工作,高海拔带来的强紫外线,才把皮肤晒得这么黑。“黑就黑吧,我们农民工黑点没关系。我们都是一个地方的,一起出来打工,再一起回家,互相做个伴。”春节的归途上,一年的付出都融化在心里变成了满足。
他告诉记者,从西藏回家,首先要坐41个小时的火车到北京,然后再从北京转车回秦皇岛。一路的辛苦自不必说。“我们还有三个人没抢上火车票,只能坐飞机了,比我们快点,但是比我们贵。但是不管怎样,都得回家过年。”张大哥说。
在外奔波一年,付出的劳动有了沉甸甸的收获。聊起欠薪,张大哥说:“现在没有那回事了!都不敢欠薪了。”一年的收获,汇聚在手里,变成了回家的礼物。张大哥一行几个人乍看上去不苟言笑,但提到给家人带的礼物,他们粗糙的面庞露出温暖的笑容。
来自西藏的特产。戴军 摄
“这些全部都是,买了牦牛肉、西藏甜茶。”张大哥对记者说,“从西藏来,就带些西藏的特产,给家人尝一尝西藏的特色。还不止这些,那边还有!”看着成箱的牦牛肉、甜茶以及箱子里的其他礼物,张大哥一行开怀地笑了。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