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我国持续加大红树林资源保护修复力度,全面恢复提升红树林湿地生态功能,20年来红树林面积增加7000公顷,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55%的红树林湿地纳入保护范围,远高于世界25%的平均水平。
据介绍,今年世界海洋日的主题是“保护红树林 保护海洋生态”。红树林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固碳储碳、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珍稀濒危水禽重要的栖息地。 我国红树植物有37种,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浙江等省区。从趋势上看,全球35%的红树林已经消失,目前还在以1-2%的速度减少。我国红树林面积总体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下,红树林从上世纪50年代的5万公顷减少到2000年的2.2万公顷。随着近20年保护修复力度加大,2019年增加到约2.9万公顷。
目前,我国已建立并不断完善红树林保护国家法律制度体系,出台了多个与红树林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各地加快推进红树林保护修复和保护体系建设,已在红树林分布区域建立了52个自然保护地,使55%的红树林纳入保护范围。同时,我国不断强化科技支撑,组建了国家湿地科学技术专家委员会和全国湿地保护标准化委员会,开展红树林保护修复的系列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着力解决红树林造林成活率低、病虫害严重等难点问题。已制定红树林行业标准5项,指导地方出台标准8项。我国红树林研究位居世界前列,全球发表红树林学术论文最多的5家单位有4家在中国。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