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加快推进农村公共服务建设 详情

从“一证办”到“无证办”
——看浙江诸暨如何打通基层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刘杰
  • 作者:朱海洋 赵仙芳
  • 2020-06-17 10:48:11

微信图片_20200117130827.jpg

  作为浙江省诸暨市店口镇店口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代办员,5月11日一大早,丁爱蓉又出门到诸暨市人社局参加培训。今年,她已参加类似培训十多次,只不过受疫情影响,线上次数较往年多了些,但频次并未减少,一年下来,大概培训量达到二三十次。

  培训之所以如此频繁,是因为近几年该市全面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因此对窗口工作人员业务素质能力要求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为保障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更加畅通,诸暨市也在这条路上不断突破和创新,丁爱蓉的忙碌则成为一个见微知著的缩影。

  一证通办一生事,市镇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民生领域“一件事”改革……在诸暨市,这些改革举措,大大增强了当地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也让办事效率、发展环境、投资活力等各项指标表现优秀,诸暨市成为全国百强县中的“耀眼股”。

20200611_007_01_112974.jpg

在诸暨市五泄镇五泄村便民服务中心,一代办员在耐心指导群众办事。资料图

  “一证通办”,创无证明之城

  “哎呀,我的老年证这么快就办出来了,太好了。以后就能免费坐公交车了。你们还给我送上门,真是太感谢了!”5月8日,71岁的徐秀红拿到老年优待证后,兴奋得翻前翻后看了好几遍。

  徐秀红是诸暨市陶朱街道开义村村民,让他更加意外的是,现在办老年证竟然只需身份证就行,像证件照、身份证复印件、其他证明等等,通通不用。

  “照片就是在系统里直接提取身份证上的。”开义村代办员石小琴告诉记者,在家门口的村便民服务中心,就能把老人信息通过系统层层上报,经浙江省民政厅审核通过后,做好的老年证会寄到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我会去街道取来,再分发下去。一般70岁以上腿脚不太方便的老人,我们都会送证上门。”

  记者了解到,2017年7月,诸暨市上线“一证通办”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以居民身份证作为唯一标识,依托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开展面向社保、医疗、养老、民政、纳税等“一证”管理,设立户籍、社保、市场主体、不动产、优抚救助等涉民涉企25个主要数据仓,纳入人口户籍信息150万余条,个人社保信息、机动车信息、工商市场主体信息等200多万条,涵盖62类民生数据信息,实现324个民生事项“一证通办”。简单说,市民凭身份证可办理从出生至死亡的绝大部分涉民事项,无须再提供其他证明材料。

  今年3月26日,诸暨市升级“一证通办”信息管理系统。截至目前,个人及企业共享证照新增16个,提升至共计88个,24个证照浙江全省共享,40个证照绍兴全市共享。

  “此次升级还对接‘刷脸办’功能与‘一证通办’系统,市民忘记携带身份证,只要在大厅自助机上输入身份证号码,窗口工作人员就能在系统里调取照片等信息,刷脸核实并办理,真正实现‘无证办’。”诸暨市政务服务办行政审批改革科科长黄臻说,系统调试完毕,6月就可全面推广“无证办”。

  “通过‘一证通办’,取消证明材料共229项,占诸暨市权限内证明材料的90.5%。”诸暨市政务服务办党工委书记徐亚萍说,通过着力破除群众办事证明“多”“烦”“难”问题,诸暨市一步步向“无证明城市”迈进。

  不出镇村,百万件事即可办

  通过“一证通办”系统,324个事项,用一张身份证就可搞定。而市镇村三级服务体系,则负责将这些创新、便捷的公共服务真正延伸到基层,让农村群众实打实地享受到改革带来的红利。

  绍兴市被征地农民衔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轨工作,5月20日截止。此前,丁爱蓉和全市几百名村级(社区)代办员都在集中精力忙着办理这件事。5月12日,她又为社区200多名村民办理了保险补缴工作。

  “我们把被征地农民的信息录入‘人社一体化系统’,提交后,市人社局工作人员就能看到,审核完毕,被征地农民就不用专门跑到人社局窗口去排队办理。”丁爱蓉说。

  记者在现场看到,店口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位于社区居委会大楼内,宽敞明亮,人气颇旺。社区居民需要办理什么事项,首先想到的就是代办员。

  “以前很多需要到镇里、市里才能办的事情,现在村里就能办理。就算有些事情这里办不了,代办员也会耐心告诉我们去哪里办、怎么办,真的太方便了。”俞天贝曾多次来这里咨询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补缴事宜,完全办妥就是不久前,说话间,俞天贝对便民服务中心和代办员的服务竖起大拇指。

  便民服务不出村,项目审批不出镇。“复工复产一开始,我们就在镇里办好了复工证明。镇里还帮忙梳理返岗员工清册等,方便我们抢速度恢复生产,减少损失。”诸暨市程炜鞋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黄伟弟说。复工复产开始后,像这样的证明,姚江镇便民服务中心总共出具45份,完成小微行业市场主体复工申请854份。

  诸暨市委办改革科科长胡佳介绍,诸暨已建成村级(社区)便民服务中心502个,镇街便民服务中心23个。镇村级中心就像市级中心的几百只“触角”,把诸暨不断提升的公共服务能力层层延伸至农村最基层,即使偏远山村也一个不落。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共有18个部门603个事项进驻镇街级中心,129项高频涉民事项,在村级中心即可办。2019年,诸暨市三级民生事项总办件量超过279万件,其中镇村两级办件量接近105万件,群众满意率达99.98%。

  出生事身后事,全城办就近办

  5月11日上午,在诸暨市中心医院住院大楼内,出生“一件事”多证联办窗口工作人员边宇莎,用医院账号登录浙江省出生医学证明管理信息系统后,就看到“新手妈妈”蔡女士提交的出生证申请。

  接过夫妻两人的身份证,边宇莎核实相关信息并通过后,就为蔡女士打印出宝宝的出生证。接着,她又登录浙江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把宝宝的出生证编号等信息输进去后,打印出宝宝的预防接种证。

  2019年6月底,诸暨率先在诸暨市中心医院、诸暨市妇幼保健院、浣东街道试行出生“一件事”多证联办,很快,这一服务延伸至全市8家助产医院及市、镇二级中心。截至今年4月底,全市已办理出生“一件事”4373件。

  出生事在医院、市中心、镇里都可办,而身后事也离全城办不远了。

  在璜山镇五星村,几天前,村便民服务中心的代办员黄秀君刚刚为村民钟杰办理完其父的身后相关事项,只需登录身后“一件事”联办平台,很快,死亡注销户口、殡葬基本服务项目免费申请、基本医疗保险职工参保信息变更登记终止、离退休人员死亡待遇核准支付等事项都受理成功。接下来,相关部门将会在线上联审联办,5天内办理完结。

  璜山镇是诸暨实行身后“一件事”改革的试点乡镇之一。今年4月,诸暨市开始在5个镇街试点这一改革,通过联办平台,让15个身后事项都可以在村级便民服务中心一站式受理,其中,出具“死亡证明”还实现“就近办”“全城办”。简单说,就是不用去户籍地办理,可在常住地办理或诸暨市内任一户籍窗口办理。

  “在这个平台里,公安、卫健、人社、医保、民政、退役军人事务局6个部门15个事项联审联办,居民身份证、市民卡、死亡、火化等18类信息互认共享。今年5月起,所有镇村全面实施,家属办理只要跑到村代办点,再也不用跑公安、民政、社保等相关部门的窗口了。”诸暨市政务服务办行政审批基层管理科科长徐幼萍说。

  此外,在民生领域“一件事”改革中,早在2017年,诸暨就在浙江全省率先实现城区中小学新生入学报名“掌上办”。今年,诸暨还将推进“养老”“救助”一件事改革,完善入园、入学“一件事”平台,探索扶残助残“一件事”线下跨部门联办工作机制,实行军人退役“一件事”一站式联合服务。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