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在新桥办事处6中转移安置点,胥坝乡安平村的杨敢、洪金霞(右一)夫妇演唱的一首《牡丹之歌》得到了群众热烈的掌声。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戴军 摄
7月6日到26日,安徽省铜陵市遭遇强降雨内涝严重。7月26日记者在铜陵市义安区了解到,7月10日,长江坝埂头水位达到了14.23米,超过该区预案规定的转移安置水位0.03米,根据《义安区防汛转移安置预案》,该区启动第一批江心洲和外滩圩群众转移安置工作;7月13日长江坝埂头水位达到了14.79米,超过预案规定的第二批群众转移水位0.05米,该区再次启动第二批群众转移安置工作。到7月14日,义安区启动了10个安置点,共转移群众12326人,其中投亲靠友11326人,利用学校、养老院场等地集中安置受灾群众1000人。
13个月大的小朋友陈员是新桥办事处6中转移安置点最小的成员,受到了志愿者精心的照料。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戴军 摄
灾害来临,义安区迅速制定了《防汛救灾粮食调拨和供应应急预案》,每日三餐送餐到安置点。并全面提升安置点硬件设施,安装了热水器、饮水机等,大大方便了安置群众生活。利用安置学校操场、食堂、图书馆等公共空间,开展看电视、送电影等活动,丰富安置群众业余文化娱乐生活。安排多名心理健康教师,重点对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士进行心理交流,疏解心理障碍,让安置群众住得安心、住得舒心。在每个安置点还设立医疗服务点,每天都为受灾群众量3次血压,并提醒群众防治水灾后常见疾病。
在新桥办事处6中转移安置点的医疗办公室,医护人员每天3次为安置群众量血压,保障了群众身体健康。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戴军 摄
据铜陵市气象台发布的短期天气预报,7月26日白天中雨局部大到暴雨,夜间暴雨,预计27日中雨转雷阵雨,铜陵市将迎来新一轮强降雨,铜陵市将面临“市内排渍排涝、大江大河防大汛抗大洪、抗灾自救”三个方面的繁重任务,防汛形势将严峻。
在义安区实验小学东校区防汛转移安置点有25名儿童,为培养孩子们的阅读能力,辅导老师每天都陪着孩子们阅读他们喜欢的读物。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戴军 摄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