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登攀的“攀登”梦

2020-08-21 09:05 来源:中国农网 编辑:陈欣瑶

日前,天刚蒙蒙亮,河南省西峡县桑坪镇塘岈村的王登攀便起床朝自家的袋料香菇棚走去,和同样早起的邻居打了个对面。邻居问道:“登攀,又去看你的菇宝宝?”王登攀笑道:“看看心里踏实。”昨天夜里下了一场大雨,他怕风把遮阴网掀开,又怕雨水倒灌到菇棚浸坏了菌棒,热天的香菇菌棒就像那娇娃娃一样,要好生伺候才能长好菌。

到了香菇棚前,一切都还好,遮阴网没有被风掀开,棚子里也没有进水,王登攀才放下心。香菇棚里菌棒散发出的特有的清甜气味随着淡淡的、润润的晨风钻进鼻孔,王登攀心里涌现出一种说不出的激动和幸福。

今年40岁的王登攀,10年前和其他年轻人一样,是一个爱做梦的的人。他有很多梦,其中一个梦就是家庭富裕幸福。为了这个梦,他和妻子余秀侠起早贪黑、奋力打拼,终于手上有了结余并盖了新房。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3年正在干活的他,突然感到心跳异常、呼吸困难,送到县医院检查为心律失常。起初,一家人也没有太在意。后来,王登攀又连续几次犯病,而且一次比一次重。他们不得不到郑州检查并动了手术。谁知不到一年,手术后的他又犯了病,又接连在北京动了两次手术。为治他的病,花空了一家的积蓄,还欠了很多外债。最后一次手术是2017年,他清楚地记得,出院那天,这个原本高兴地日子王登攀一点也高兴不起来:这一堆债务,怎样还得清?以后日子该怎样过?当时,他感到整个天空都是灰暗的。

一家人失去了欢笑,忧愁的雾霾笼罩在家庭的上空。王登攀往日的梦想破灭了,脑海里出现最多的是:这日子啥时才能熬个出头?

2017年底,在全家最绝望的时候,村脱贫责任组上门了解情况,然后通过群众评议、镇村审核将他一家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责任人杨晓娜多次上门与王登攀夫妇谈心,鼓励他们调整心态、重拾信心。杨晓娜的话如春风细雨,使夫妻俩干枯的心滋润起来。他们在政府的帮扶下,开始种植袋料香菇。王登攀破碎的梦又重圆起来。

菇农们常说:“袋料袋,一百遍。”说的是种植袋料香菇的活儿又重又繁。重的是扛包、拌料、装袋、上架,件件活儿需要力气;繁的是接种、刺孔、输水、采摘,一袋袋料香菇袋一季下来要在菇农手中经过上百遍。每天还得吃药的王登攀身体很虚弱,干一会儿活儿就累得浑身流汗、气喘吁吁,但是他坚持着,干一会儿歇一会儿,别人一天干完的活儿,他用两天或三天去干。在种植香菇中,贤惠的妻子不但是他的好助手,更是他的顶梁柱,除了特别重的活儿雇人外,一般的力气活儿妻子全包了。就这样,2018年,他家种植了1万袋袋料香菇。

没有种植技术,王登攀就虚心向有经验的人学。一次,为了掌握灭菌技术,夫妻俩给人家烧了一夜炉子,在亲身实践中领会了灭菌要领,也累得王登攀第二天在床上整整躺了一天没起床。王登攀虽然干不了重活,但他懂得笨鸟先行,接种他先接,大孔他先刺,一天的活儿干不完,中午不休息,夜里加班干,一天到晚脚不停手不闲。他把整个身心儿放在了种植香菇上。

功夫不负有心人,年底,他的香菇长得特别好,杨晓娜见到后,脸上乐开了花,夸他香菇种得好。王登攀心里更高兴,去年种植时他增加了4000袋。现在他家孩子上学有补贴,一家人就医有补贴。他过去一个月得500多块药钱,现在国家报销后自己几乎不用再贴钱。连续两年香菇丰收,他家还清了外债,去年年底,还摘去了贫困帽子。他多年的梦实现了,而且,他感到身体也好多了,再也不像以前那样一干活就疲劳。他越干越有劲,一家人在一起欢笑多起来。今年,尝住种植香菇甜头的王登攀又增加了4000袋,总共种了18000袋。由于管理到位,菌发酵得格外好,今年比着去年净赚6万没问题。

树上一阵“叽叽喳喳”的鸟叫,抖落下一阵树叶上的雨水,掉落在王登攀的脖子里,打断了王登攀的回忆。天已经大亮,经过一夜雨水的洗涤的小山村显得格外秀丽。王登攀闻到了妻子做的早饭的香,站起身深深吸了口清新的空气,向家走出。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